沈氏是來了。

但跟所有人一樣,都是一頭霧水。

什麼招標、投標,她半個字都不懂。

“大家都別吵嚷了。”見人到得差不多,里正站在一條板凳上開始講話,“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但具體怎麼做,我這裡還要再說清楚點。”

李瑤定的方案是,以後她就在家做批發,想要擺攤賣滷煮的,可以從她這兒進貨,價高者得。

如果出價相同,則由李瑤決定給誰。

中標者每天最少購買50碗,並且必須使用“河灣村李氏”的招牌。

必須按照統一指導價格銷售,不得隨意漲價、跌價。

不得做有損招牌之事。

不得在分量、品質上弄虛作假。

一經發現違規者,立即解除合同,並終生不再合作。

里正一條一條掰開了講,大家最後也都聽明白了。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點不敢上前。

最後還是沈氏第一個站了出來,寫了個13文。

這個價格,她是從周氏那兒打聽到的,想來肯定不會錯。

見沈氏都這麼積極,其他人的膽子也大了起來,跟家裡人小聲商量之後,便開始紛紛上前報價。

最後有9家人投標。

“結果出來了,”里正道,“價格最高的是,王遠財和方明川。”

對於這個結果,李瑤一點也不意外。

王遠財,正是里正哥的大兒子。

讓里正經手辦這事,他怎麼可能讓好處全落到別家去?

而方家,則是河灣村的第二大姓氏。族長方世安,也是個德高望重的長者,且見多識廣,方明川是他的二兒子。

兩家給的價格,都是配飯滷煮14文,配饅頭11文。

相當於賣出去一份,他們只賺1文錢。

“出這麼高的價,也不怕萬一賣不出去,虧錢?”

面對這種疑惑,兩家人都笑而不語。

怎麼可能賣不出去?

去集上看看就知道了,李瑤做的滷煮,只能說供不應求。

至於一份利潤只有1文,那有什麼關係?

一天賣100份,就能穩賺100文,還不要太多本錢,這天底下哪裡去找這麼好的生意?

他們甚至覺得,這就是李瑤擔心錢多了遭人嫉恨,故意讓出來的。

在里正的見證下,李瑤跟兩家人定下了契約,合作便正式開始。

從明天起,長河縣的長河集、林源縣的林源集,也將出現河灣村李氏滷煮的小攤。

兩家人都是雄心勃勃,第一天就定滿100份。

四個小攤加起來,足足400份。

第二天還不到中午,村裡人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王遠財、方明川回來,想知道他們到底做得怎麼樣。

結果自然很順利,兩家人輕鬆就把100份滷煮賣了出去,每人到手100文。

得知這個結果,昨天那些出價低了的人家,腸子都悔青了。

最悔、最恨的是沈氏,她覺得是二嫂周氏坑了她,胡亂跟她說的價格,又被王薛氏罵了一頓。

“就你這豬腦子還想做生意?”

“你大嫂給咱們的價格低,那是在照顧咱們!”

“你要是敢不識好歹拿出去亂說,壞了你二哥家的生意,當心我撕爛你的嘴!”

委屈巴巴的沈氏發現,婆婆不僅偏心大嫂,還越來越偏心二嫂。

她真不懂為什麼,明明二嫂連兒子都沒生出一個。

……

“娘。”吃過晚飯,王二已經把賬目算了出來,“今天我們總共賣出400份,賺了2095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