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

半年前新上任的宋縣令,正在後院愁眉不展。

百川縣太窮,又遭遇大旱。若是旱情繼續,整個縣的老百姓不僅吃不起飯,連喝水恐怕都要成問題。

“老爺,”縣令夫人看著他的樣子,心裡也是發愁,“你還是多少吃點東西吧。”

“不吃,沒胃口。”

縣令夫人搖搖頭,讓人把都撤了下去。看著丈夫日漸消瘦,她一個婦道人家又幫不上忙,只能在心裡嘆氣。

這時主簿過來,拱手道:“縣令大人,各村裡正都到了。”

每月初一、十五,各村裡正都要準時來縣衙報道,彙報各村情況,這是宋縣令上任以來定下的新規。

這樣有助於他及時瞭解民生,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解決。

……

百川縣23位里正,正聚在一起說話。

“天旱成這樣,連麥種都下不去,來年怎麼辦啊!”

“還來年?我們村十二口井,已經半數都沒水了。”

“我們村也是,再這麼旱下去,村民都要去逃荒了。”

“王里正,”有人突然問道,“上次就聽說你們河灣村的井不出水了,現在怕是都幹了吧?”

換作以前,王家福自然也得跟著唉聲嘆氣。

但今天不一樣了。

“我們村有的是水。”

“什麼?這怎麼可能?”

“河灣村地勢最高,我們都快沒水,你們怎麼可能還有?”

“王里正,縣令大人可不喜歡有人說謊,你還是想清楚了再說。”

王家福一抬頭,道:“我用得著說謊?有沒有水,你們自己去看過不就知道了?”

踱步而來的宋縣令,聽到他的話立即加快腳步。

“王家福,你剛才說什麼?”

“縣令大人,我說我們河灣村新挖了幾口井,已經有了吃不完的井水。”

宋縣令也有些不信。

前兩次開會,就是王家福跳得最高,說井水都幹了,全村喝水都成問題。

怎麼突然之間,又有喝不完的井水了?

“到底怎麼回事,你仔細給我說來。”

“是。”

於是王家福便把村裡挖井的事,一五一十地講了出來。而且一絲也沒有隱瞞,把挖出井水的功勞都給到了李瑤頭上。

大家聽後,更覺得不可思議。

白雲村的里正問:“你們村的李瑤我還不知道?十里八鄉出了名的潑婦、蠢婦,她怎麼會突然就會找地方挖井了?”

“這我也不清楚啊。”

“你……”宋縣令為之氣結,“作為里正,你怎麼什麼都不清楚?”

王家福趕緊道:“但我們村現在能出水的井,都是她指點的位置。”

“她能在你們村找到井水,那在別的村呢?”宋縣令問。

“這……應該也可以吧,”王家福道,“今天她來集上了,要不我現在就去找她問問?”

“快快,趕緊去!直接讓她來縣衙!”

……

李瑤正在守著滷煮攤,王家福就火急火燎地找了過來。

縣令大人指名要見,這是多長臉的事,一般人一輩子都沒這樣的機會。

可沒想還沒說完,李瑤就直斷然拒絕了。

“不去。”

李瑤不想去見縣令,倒不是她怕,她只是不想給人下跪磕頭。

這個世界,就是這一點比較煩人。

“你……你怎麼能不去?”王家福道,“難道還想縣令大人來見你?”

“這倒不必。”李瑤道,“不就是想挖井嗎?這事容易,里正伯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