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王小四來到腳踏車工坊,劉昀第一次見到腳踏車是怎麼造出來的。

最吸引他的,是那臺笨重又巨大的衝床。

砰咚——

就那麼一下,連地面都在跟著震動,同時將毛坯的鐵珠子砸得滾圓。

這是什麼腦袋才能想出來?

到了鐵匠工坊,那就更讓他開眼界了。

什麼車窗、鑽床、磨床、銑床、蒸汽機……五花八門,看得他眼睛都花了。

“四公子,這裡危險,去別處玩。”

夏閒現在有了五個徒弟,都是從河灣村村民裡挑選的聰明小夥子,學了個把月就能上手,讓他輕鬆了不少。

現在他正帶著幾個,前往不遠處一個新建的大型工坊,準備去除錯一條“自動化”生產線。

當然,他們只負責幹活,具體怎麼除錯都是東家在做。

很快李瑤過來了,見劉昀也在這邊,便讓他跟著一起去看看,順便幫忙乾點活。

這個新建的工坊主要是生產瓷磚。

可別以為瓷磚很好做,用點泥巴壓實了,上點釉燒一燒就行?

差得遠了。

瓷磚的生產工藝相當複雜,想要做成半自動生產就更復雜了,為了除錯生產線,她已經在這個工坊裡泡了一個多月。

首先是原料。

瓷磚的主要原料是陶土,也就是黑泥、白泥。

百川縣的桂花村附近,有著大量的白泥,也就是所謂的觀音土,這給李瑤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已經跟桂花村談好了,讓他們村組織開採白泥,將來直接運送過來賣給她。

然後還需要石英石、長石。

這三種主要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後,需要磨成極細的粉末,這就要用到工坊裡的第一排大機器——球磨機。

球磨機的原理很簡單,就是一個橫放的罐子裡放著密集的鋼珠,泥土加水放進去之後關上門,用水輪機帶著罐子勻速轉動。

一定時間後,泥土和水就會被磨成比頭髮絲還細的泥漿。

泥漿倒出來後會經過一排磁鐵陣,除去泥漿中的鐵,然後送進十米高的大鐵罐,用熾熱的空氣風乾,才能得到最基礎的粉末原料。

只是這一套工藝,就佔據了工坊的一半。

看著眼前這些鋼鐵做成的大傢伙,劉昀無法形容心裡的震撼,只能直呼好傢伙。

李瑤今天要來除錯的,是一臺衝壓機床,這是負責將粉末料壓成地磚生坯的機器。

一排厚實的鋼模,被安裝在一條傳送帶上,經過一個漏料倉後,會裝滿細碎的泥土粉末。

到了衝床前,李瑤踩下第一個開關。

嗤——

隨著閥門開啟,蒸汽進入管道,驅動著傳動機構,讓兩條金屬手臂將一個鋼模送到衝床正下方。

確定機械動作平滑,位置準確後,李瑤踩下第二個開關。

嗡嗡嗡——

沉重的壓力機緩緩下降,壓在了鋼模上,粉末被壓緊實,變成了一片方形薄板。

但這還不夠。

這樣的動作需要三次,一次比一次重,才能徹底排空毛坯中的空氣。

問題就出在第三次壓縮上,力度不夠。

李瑤拿起扳手,調整了幾次氣壓,最後壓出來的毛坯總算達到了滿意的程度。

後面只需要將生毛坯徹底晾乾,然後上釉,送進窯爐裡煅燒,出窯後經過簡單的拋光,整條生產線便完成了。

至於上釉、燒製工藝,她花大價錢從官窯挖了幾個老師傅來把關。

不過現在的瓷磚都是那種純白的,還沒有什麼花紋,這個要等前面所有工序穩定後,她再讓人去研究。

“都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