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都賣力,他這個刑部侍郎,也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見面前的女子一臉怔然,趙景明察覺自己說多了,連忙閉上嘴巴,道:“反正,這傢伙不要命也不是第一回了,你不用放在心上,便是他有一天英年早逝了,也是他自找的!”

他倒不怕這些話會被人聽了去,現在還留在這裡的僕從離他們遠著呢,何況趙家是他的地盤,他自是有分寸。

徐靜沒想到蕭逸還有這樣的過去。

原主確實是有十二年前武王之亂的記憶的,只是知道的事情十分有限,當時原主九歲,還被養在郊外的莊子裡,訊息十分封閉,除了知道武王之亂持續了整整四年,大楚經此一役傷了元氣,差點抵禦不了趁機入侵的邊疆異族外,再多的她也不知道了。

現在聽趙景明一說,徐靜才知道當年的形勢遠比她想的危急,若不是朝廷最後獲勝了,她來到這裡後,還不知道要面對一個如何動盪的世界。

如今的大楚也許還是危機四伏,但大體還是和平安樂的,算是老天爺對她為之不多的善心了。

她突然想起什麼道:“我聽說蕭侍郎考上狀元時是十七歲……”

“對啊,”趙景明頓時一臉羨慕嫉妒恨地道:“那傢伙剛從軍中出來沒半年便跑去考科舉了,誰曾想一下子就考了個狀元,你也覺得他很遭人恨罷!”

徐靜:“……”

確實夠遭人恨的。

不過,她也算明白,為什麼蕭逸的名頭在年輕一輩中會這麼響了。

雖然很多世家子弟靠著家族蒙蔭也能混個一官半職,但除非他能繼承家裡的爵位,否則想要掌握有權力的實職,還是要跟普通百姓一樣去參加科舉。

不過她印象中,蕭逸是蕭家的嫡長一脈,理應是要繼承爵位的,為什麼他還要去考科舉?

原主的記憶中,也似乎從沒有過蕭逸和蕭家人接觸的記憶。

方才岑夫人也說,以蕭家如今的情況,沒有人可以替蕭逸操持婚事……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隱情?

就在徐靜沉思的時候,趙少華回來了,見趙景明竟然還賴在這裡,不禁抽了抽嘴角,不停提醒自己這弟弟是親的不能打,笑著對徐靜道:“徐大夫,你難得來一趟趙家,我帶你逛逛趙家的院子罷。”

徐靜看出趙少華還有話想跟她說,笑笑道:“好,勞煩趙少夫人了。”

見趙少華警告地瞪了他一眼後,便帶著徐靜離開了,趙景明無語了一會兒,默默地望了望天。

行罷,得知了徐靜以後打算在西京發展,也算是個好訊息。

剛走出沒多遠,趙少華就親熱地挽著徐靜的手,道:“徐大夫,其實我還有件事想請你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