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巧歡腳步匆匆地領著武大人來到了宮殿。只見那武大人一臉嚴肅,眼神中透著幾分凝重,彷彿預感到事情的複雜程度。

“微臣拜見皇后娘娘。”武大人恭敬地向皇后行禮道。

皇后微微頷首,目光犀利地掃過武大人,緩聲道:“武大人免禮吧。想必你也猜到了本宮讓巧歡帶你前來所為何事了吧。”

武大人站起身來,恭敬的拱手回應道:“回皇后娘娘,微臣心中已略知一二。微臣對趙官女子的屍首進行了一番仔細查驗,微臣觀察到,趙官女子絕非死於那場走水之禍,而是早在走水發生前約一個時辰,她便已然斷氣。不僅如此,微臣還留意到其耳鼻以及咽喉處皆有血跡滲出。於是微臣更進一步深入檢查,竟發現她體記憶體有中毒的跡象。然而這毒素看似並不猛烈,短期內應不至毒發奪命。微臣雖能判斷出她並非遭遇意外身亡,但至於具體的死因和相關細節,微臣自認為能力有限,還需煩請太醫院的諸位太醫前來會診方能查明真相。”畢竟他也僅通些許藥理知識,平日裡也僅是負責檢驗屍體罷了,其餘之事實非是他所能管轄的。

對此,皇后的臉上並未流露出絲毫訝異之色。只見她微微頷首,朱唇輕啟:“且去吧,請韓太醫速速前往檢視她所中之毒究竟是否為鹿石粉,另外,楊姑姑你也一同前往那被燒燬的燕菲居仔細瞧瞧,看是否還能尋得些許線索。”語罷,韓太醫與楊姑姑紛紛領命而去。

就在此時,一陣莊重而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傳來,眾人聞聲望去,原來是太后駕到!皇后連忙移步向前,恭敬地行禮道:“臣妾參見母后。”

與此同時,在場的其他人亦齊聲高呼:“臣妾參見太后娘娘。”需知,唯有身為一國之母的皇后方有資格尊稱太后為母后,其餘妃嬪們即便位份再高,也只能以太后娘娘相稱。

太后穩步登上首位,緩緩落坐後,那雙歷經滄桑卻依然銳利的眼眸掃視了一圈眾人,神色間隱隱透露出一絲不悅。她沉聲道:“都起身吧。今日這宮中所發生之事,哀家已然全部知曉。恰好哀家今日閒暇無事,便親自過來瞧瞧此事最終會是怎樣一個結局。至於其他方面,皇后你只管放手去查便是,無需顧慮哀家在此。”言下之意,似乎是對皇后將此事鬧得如此之大頗有微詞,心中難免有所不滿。

皇后聽聞此言,心頭不禁一緊,趕忙應道:“是,臣妾謹遵母后教誨,定當竭盡所能查明真相。”說罷,她悄悄抬眼窺視了一下太后的神情,見其面色依舊凝重,心知太后此刻心情不佳,於是愈發小心翼翼起來,不敢有半分疏忽大意。

就在此時,韓太醫匆匆而來,面色凝重地向皇后稟報:“皇后娘娘,微臣經過仔細查驗,已經確定趙官女子所中之毒乃是鹿石粉無疑。”說罷,微微躬身行禮。

一旁的楊姑姑也適時走上前來,她恭恭敬敬地將雙手捧著的物件呈遞給太后與皇后,輕聲說道:“啟稟太后、皇后娘娘,奴婢在燕菲居那尚未完全燒燼的牆邊,偶然發現了半個瓷碗。據奴婢推測,這應該就是那日趙官女子用膳時所用的碗碟。”

聽到此處,韓太醫連忙快步向前,小心翼翼地接過那半隻瓷碗,仔細端詳起來。片刻之後,他眉頭緊皺,神色愈發嚴肅:“如此一來,一切都能說得通了。從這碗的情況來看,趙官女子當日所食用的飯食當中必定被人摻入了木耳粉。要知道,木耳粉可是與鹿石粉相剋之物啊!正是因為同時攝入了這兩種相互牴觸的物質,才致使趙官女子最終口吐鮮血,不幸身亡。”說完這些話,韓太醫輕輕嘆了口氣。

待韓太醫將自已所知之事盡數彙報完畢後,皇后微微點頭,表示認可:“今日你表現得甚佳,楊姑姑,去給韓太醫好好看賞。”雖然只是一句看似平常的賞賜之語,但韓太醫聽在耳中,卻是心頭一緊,額頭上瞬間冒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