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對著鏡頭侃侃而談:“2003年10月1日加入本菲卡青年隊,2003年12月進入本菲卡一線隊,迄今為止,顧響在本菲卡的各項正式比賽中聯賽出場二十四次打進二十一球,十四次助攻,聯盟杯出場六次,打進八球,兩次助攻,葡萄牙杯出場兩次,打進三球,一次助攻……整個賽季下來進球二十二個,助攻十七次!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數字,顧響,我想你在加入本菲卡青年隊的時候,應該沒有想到這一天吧。”

“已經有這麼多進球了嗎?我確實沒想到我能有這麼多的進球和助攻,也許是因為對手對我不太熟悉,讓我佔了一點便宜。”顧響笑著說。

“你才進入職業足壇,就已經拿到了葡超最佳射手和聯盟杯最佳射手,對此你高興嗎?”劉主持人繼續問。

“當然高興,不過更高興的是我們的隊伍拿到了小三冠王,足球比賽就是為了拿到冠軍,個人表現雖然很重要,可是集體的榮譽更重要。”顧響回答說。

接下來雙方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不少,比如顧響是怎麼來到歐洲的,比如他是怎麼慢慢在葡萄牙立足的,還聊了他和卡布拉爾還有扎霍維奇的友誼,西芒對他的關照……總之都是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不過球迷們都很喜歡看這些東西。

畢竟看明星的人,也喜歡看明星背後的八卦,從這個角度來看,足球明星和影視明星也沒什麼區別。

“你剛才說到集體最重要,那麼接下來的亞洲盃……”劉主持人問了一句。

“只要國家隊召喚我,我就會奉獻出自己的力量。”顧響爽快的回答說。

這實際上也是這次採訪的一個關鍵原因,之前顧響拒絕了回國參加集訓和友誼賽的時候,足協方面還是很惱火的,他們本身這種操作就是打算給這個並不在國內足壇體系內的新人一個下馬威,讓顧響知道,不管你是不是在歐洲表現好,想進國家隊,就得聽從我們的安排,自然有好處。

然而顧響卻絲毫不拖泥帶水的拒絕了在非國家隊比賽日回國集訓的要求,下馬威沒弄成,反而被這個年輕的球員反過來來了一記下馬威,足協的官僚們如何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