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球隊的整體和個人,往往是會有衝突的。

理論上,當然是整體最重要,足球不是一個人的遊戲,這一點作為鐵律,早就被所有人都同意。

可是鐵律也只是理論上的,現實和理論最大的差別就是,現實總有偏差,不會有理論上那麼完美。

一支強大的球隊,加入一個強大的球員,未必會變得更強大,說不定會變得更差,這也很正常。

顧響鋒芒太露,性格也相當有個性,加上他的出身和其他國腳毫無共通之處,這樣的人,本來就很難融入已經很穩定的國家隊。

如果他本人性格隨和一點,或者說伏低做小一點,說不定還能很好的融入,可惜的是,顧響作為一個年輕人,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他又不靠在國內混飯吃……

在這樣的情況下,阿里漢知道,自己應該作出選擇了。

要麼堅決樹立顧響為核心,以他國家隊主教練的位置,如果力挺顧響的話,不是沒有機會,只不過這樣一來,就得全盤推翻他這兩年多來的工作——如果顧響早一年崛起,他都好辦一點。

要麼就是讓顧響邊緣化,讓隊伍繼續按照之前的節奏,用卡馬喬的方式來用顧響,讓他替補出場,解決一些很困難的局面。

只不過這樣做就顯得很搖擺,兩頭下注從來都會輸光。

在這種情況下他退一步,其他球員就會繼續前進。

那麼最後一個方法就是徹底的放棄顧響,還是以原班人馬為主——可是這樣做,如果沒能拿到亞洲盃,那麼最終的鍋,肯定是他的。

對足協那些官員的德性,阿里漢這兩年多來,是早就領教過了……

“他媽的,憑什麼我背這個鍋。”

阿里漢決定了,除非足協明確要求他不讓顧響進入最終的二十三人名單,他就得把顧響放在名單裡,大不了不讓他打主力,而讓他去力挽狂瀾。

不得不說,大家都是聰明人。

沒人願意背黑鍋。

就在中國國家隊的集訓進入白熱化,暗流洶湧的時候,門德斯和巴薩方面的談判,也到了白熱化的時候。

巴薩方面對德科的需求,是真的,只不過他們也有疑慮。

對於拉波爾塔來說,前任的坑實在太大,他這兩年要清理很多球員,同時也要引進許多球員,雖然巴薩財大氣粗,可是也得小心翼翼。

德科的轉會費已經談妥了,然而在德科個人待遇上,巴薩還有疑慮,同時對門德斯非要搭上顧響的行為,也有些不理解。

裡傑卡爾德的意見很明顯:我要德科,那個顧響就不好說了,他要的是來之能戰的球員,而不是一個未來之星。

要未來之星的話,拉瑪西亞足球學校多的是,比如那個年輕的伊涅斯塔,就可以當右邊鋒和攻擊中場的替補,已經有一個年輕的前場多面手了,我還要一個更年輕的前場多面手當替補,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裡傑卡爾德知道,儘管自己上個賽季後半段開始發力,率領巴薩力壓皇馬,最終拿到了聯賽亞軍,可是隻這樣是不夠的,巴薩球迷的耐心沒多久,這個賽季拿不到聯賽冠軍,他一定會下課。

所以他要的都是來之能戰的即戰力,埃託奧、久利、德科都是這樣的即戰力,而顧響,顯然不是。

不過最終在談判中,門德斯用一種巧妙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巴薩方面疑慮德科的發揮的時候,門德斯直接對拉波爾塔說:“現在德科只要兩百萬歐元一年,如果他表現不好,我會在冬季讓他以不低於兩千萬歐元的轉會費離開,如果他表現好,那麼年薪漲到五百萬歐元。”

這麼大氣的提議讓拉波爾塔立即拍了板,畢竟這樣的薪水雖然很高,可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