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聽了李月芬所言,眾人就淡然一笑。

忙道:“蘇家的,你這就太客氣了。

大家鄉里鄉親了這麼多年,你們家也沒少幫我們大家。

雖然我們嘴上不說,可心裡都記著呢.”

“可不是嗎?尤其是你們家三個孩子,那都是我們瞧著長大的。

而且夏寶這丫頭還幫我們解決了春種的事,我們做這點事兒算啥?”

牛頭村的村民們雖然平時也有摩擦,但大多都是心地善良淳厚的。

聽了他們所言,李月芬就感動的直抹淚。

倒是蘇胡呵呵一笑,才道:“哭啥,咱們又不是以後都不見了。

我們雖然搬來了鎮上,可往後還是要經常回牛頭村的,大家也是要相處的.”

而蘇胡這麼一說,牛頭村的眾人也是點頭:“沒錯沒錯,以後咱們還是鄉里鄉親的,有事兒記得說話.”

瞧這大家搬完了東西,都在那裡聊得火熱,蘇夏寶就直接走了出來。

正好這時,牽了牛車出去的蘇冬山也回來了,牛車的車板上還放著許多米。

蘇夏寶這才道:“今日多謝各位叔伯嬸子,大哥大姐相助了。

也沒有什麼好謝大家的,叫我大哥買了些米來,大家帶回家去熬粥喝吧.”

“每家都十斤,一會兒牽了牛車回去,正好也不會累著.”

看著這一大車子的米,足足有一百來斤那麼多,牛頭村的人一個個都驚呆了。

反應過來之後,也是頻頻搖頭:“使不得呀蘇家丫頭,我們就是幫著搬了幾件東西,可不能叫你如此破費.”

“可不是嗎?你們家本就不富裕,而且春生還要念書呢。

我們就是再黑心,也拿不下手去.”

聽他們如此一言,蘇胡夫婦倒是笑著。

“既然咱家丫頭已經把米買來了,也是她的一份心意,各位就收下吧.”

畢竟眼下他們家,也不是差這一二兩銀子的時候了。

這麼些年在牛頭村過日子,他們難的時候,大家也都有幫助。

“這……”看蘇胡夫婦都這麼說了,好像他家是真的拿得出這麼多東西。

聞言,牛頭村眾人就對視了一眼。

蘇夏寶這才道:“是啊,各位叔伯嬸子。

這些年你們幫助我們家的,我們兄妹都記著呢,也很是感謝大家的幫助.”

“畢竟去年天災,大家家裡都不富裕,如今估計能吃上飯的也不多了。

有了這些米,大家熬一熬就能到夏收了,苦日子也就挺過去了.”

蘇夏寶說得在理,他們每人家中確實都揭不開鍋了,也都是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

所以聽這丫頭這麼一說,眾人都紛紛低著頭,難掩難過。

最後還是牛安福出面道:“夏寶這丫頭是個感恩的,我們果然沒有看錯人。

既然她都這麼說了,那這米咱們大家就收下吧.”

“回頭等我們大家的日子過好了,再回報他們也不遲。

大家說是不是?”

牛安福這麼一問,在場的人皆是點頭。

“沒錯,蘇家人如此雪中送炭,我們必定會銘記在心的.”

“他日等我們日子過好了,我們也要時時來照顧夏寶的生意,叫大家都過得好.”

看他們終於肯收下這米,蘇夏寶便也笑了起來。

“既然如此的話,那今日我就不留各位了。

等到我們收拾好了房子,再請大家來吃喬遷宴,大家到時候一定要賞光.”

“沒問題,”聽說夏寶還要請他們吃飯,眾人又是呵呵一樂。

畢竟他們都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