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抱得最緊.”

專程接?她瞧著鄧元初。

鄧元初那雙比尋常姑娘還漂亮的眼睛藏在鏡片後,眼裡浮現出了終得所願的笑容。

對外人那種固有的、彷彿推人出去十萬八千里的習慣性微笑都沒了。

何未識破一切,小聲道:“恭喜.”

鄭騁昔怔了怔,抬手,將短髮一側理到耳後,含笑不語。

午後日曬厲害,幾人走到漆紅的長廊下,落座。

她坐在謝騖清身旁,迫不及待問鄭騁昔:“三姐來北平,為找我?”

除卻她,三人皆靜默。

謝騖清亦是。

何未愈發不安,輕聲問:“要緊事.”

“這話還是我來——”鄧元初接了話。

“我說吧,”鄭騁昔輕聲道,“與我們關外有關,同你無關.”

“怎會無關.”

鄧元初反駁。

鄭騁昔輕抿唇,鄧元初低頭清了清喉嚨,不再爭辯。

鄭騁昔先望了一眼謝騖清,這才看何未:“我父親昔日有兩個極其器重的人,於東北軍都是叫得上名字的軍事人才,更是一手提拔,委以重任。

後來,一個跟著鄭渡脫離軍籍,加入了義勇軍,先後……”她停了一停。

夏日的熱浪,捲入迴廊。

何未的裙襬,在自己腳背上輕撩動。

她以目光,安撫鄭騁昔難抑的悲傷。

“另一個,先是不抵抗,退出了東三省,後來在熱河戰敗後,改名換姓加入了日偽軍。

如今身居高位……”鄭騁昔意外,再次停住,她似在組織話語。

“就是你姐姐的第二任丈夫.”

謝騖清替鄭騁昔說完了餘下的話。

何未靜住。

“不是在電報裡反覆確認過,由我來說嗎?”

鄭騁昔輕聲,埋怨謝騖清。

“未未是個明事理的人,”謝騖清道,“由誰說,都不重要.”

何未默了片刻,輕聲道:“鄭渡來北平籌款,曾對他動過手.”

三人當時不在北平,並不知此事。

鄭騁昔暗歎,眼有淚意。

何未忽然問:“你們想做什麼?”

說完,她緊接著道:“平白約在此處,如此慎重講述前塵過往,該是有了安排?”

“我們在北平做了天羅地網,”謝騖清說,“但事關你姐姐,還有你的親生母親.”

沒人比他更清楚,何未對獲得親生母親關愛的執念。

十八歲生辰前,一個想被母親多看一眼,想得到生辰祝福的女孩子,落寞站在飯店門內,扶著黃銅把手,隔著玻璃望向夜下的背影……他從未忘過。

“如何安排的?”

她慢慢地問。

“他想趁你親生父親忌日那幾天,在寺裡辦一個法會。

他親自來,接走你姐姐和孩子.”

鄧元初接話道。

同召應恪的婚姻裡,沒有孩子的存在。

何至臻再嫁後,有了三個孩子,其中一對是雙胞胎。

孩子年紀不大,全由何未的母親親自撫養,據說深得寵愛。

當初何家大房一夜傾覆,鄭渡賣召應恪一個面子,留了宅子。

召應恪雖在歷屆政府身居高位,卻只求仕途不問錢程,廉潔得很,離婚時存款皆給了何至臻,也沒得兩句好話。

何家大房的人提到召應恪,多是說他假清高,苦了家裡人。

何家大房於清末做錢莊出身,對錢財看得極重,而後何至臻再嫁,正是東北軍在北平地位最高時,借夫家地位重振旗鼓。

在大房眼裡,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