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默了會兒又道:“過去打軍閥,我們在灕江邊打過,湘江邊打過,北伐到過長江,沒一場仗好打,但都打贏了。
如今在在灤河輸了,就說不過去了。
你說是不是?”
林驍不善言辭,點頭。
“睡一個小時,我們是先鋒隊.”
謝騖清說。
7月7日,抗日同盟軍進攻多倫。
浴血奮戰數個晝夜,僵持不下。
日軍派飛機轟炸同盟軍陣地,死傷無數。
同盟軍堅守不退,組織敢死隊三次強攻,奪下城外陣地,逼日偽軍退回城內。
7月10日,日軍再派飛機輪番轟炸陣地,同盟軍連一門大炮都沒有,無法對抗飛機轟炸,傷亡慘烈。
……
面對敵我懸殊的兵力和武器,吉將軍的指揮部決定,由一小部分人喬裝百姓,混入城內,裡應外合。
很快,以數位將領為首組成的四十人□□隊,喬裝改扮,準備分批入城。
謝騖清和那個懂得蒙古語的警衛員一起喬裝成從寶昌、沽源敗逃的偽軍,成功混入多倫城內。
兩人一進入多倫,憑著警衛員的故鄉語言,藏身在多倫縣城內的老鄉家裡。
“換上這個,”老鄉把家中的舊衣裳翻出來,給兩人,“我送你們去廟裡.”
在老鄉的幫助下,兩人偽裝成平民,成功藏身馬王廟。
混跡在多倫城內的同僚們,有的偽裝成回民,藏身在清真寺,都在各自摸索著日偽軍的情況,選擇適合的地方堆積乾草,等待時機。
7月12日拂曉,城外同盟軍發起總攻。
將士們組成敢死隊,肉坦匍匐,拼力登城,和城內裡應外合,一時間火光和槍聲四起,奪下多個城門。
城外,東北義勇軍騎兵乘勝追擊,追擊潰散四逃的日偽軍……
至12日中午,豔陽下,槍聲漸漸停止了。
淪陷72天的多倫,經過五晝夜的浴血奮戰,終被同盟軍收復。
這一日,訊息傳出,全國沸騰。
這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首次從淪陷區收復重鎮,是全國抗日戰爭第一次大勝。
***
當夜在多倫,有從張家口運送來的十幾卡車的麵粉、蔬菜和豬肉。
這都是因為戰事,糧食同樣短缺的張家口老百姓捐贈的。
同盟軍的彈藥和糧草歷來都是自籌,完全沒有後援,難得一次性獲得如此多的食物,但分給幾萬人,也是杯水車薪。
謝騖清帶著分來的豬肉,到老鄉家表示感謝,被強留下來,十幾個許久沒沾過肉腥味的男人,圍坐在老鄉家的炕頭上,吃著豬肉湯汁熬煮的面。
老鄉和他們閒談,問家鄉,天南海北的都有,問到謝騖清這個看上去是個帶兵的人,問他吃得慣北方的面不?謝騖清捧著麵碗,答曰:“我在保定讀過幾年書.”
“保定是我老家啊,”老鄉笑呵呵地說,“那裡有個軍校,最有名的就是那個軍校。
可惜二幾年就關了,好些有名的人,都從那裡出來的.”
謝騖清點點頭:“對,是個好地方.”
“有機會再去啊?”
謝騖清笑笑:“有機會.”
他吃碗麵,把留的一塊肉,夾到了林驍的碗裡,收了筷子。
一個警衛員進來,給了他一個陣亡名單,低聲說:“受傷的人,先送去北平和天津的醫院,北平那邊同意接收了。
陣亡的這些,說要安排葬在張家口,那裡有個烈士陵園.”
謝騖清細看上面的名字。
這上面的人,五天前還在灤河旁,藉著月色分食乾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