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成為17世紀海上殖民強國,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
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
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遊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萬艘。
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
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衰落
17世紀後期,荷蘭先後與英國、法國交戰,在海上荷蘭敗於英國(英荷戰爭),在陸地荷蘭敗於法國(法荷戰爭),從而衰落下來。
1795年荷蘭被法國佔領。
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
1806年拿破崙之弟任國王,荷蘭被封為王國。
1810年併入法國。
1814年脫離法國,翌年,荷蘭和比利時、盧森堡成立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
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
一戰期間保持中立。
二戰初期宣佈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
二戰後
1945年恢復獨立,戰後放棄中立政策,加入北約和歐共體及後來的歐盟。
1954年12月15日,荷蘭透過《荷蘭王國章程》(hetstatuut),使荷蘭的原殖民地和屬地在王國內與荷蘭本土享有同等地位。
自此荷蘭王國專指由荷蘭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組成部分的王國,而“荷蘭”則專指歐洲大陸荷蘭。
現時荷蘭王國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歐洲大陸荷蘭、荷屬安的列斯和阿魯巴。
2006年11月22日,荷蘭舉行議會第二院選舉。
在150個議席中,荷蘭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41席,荷蘭工黨獲32席,社會黨26席,自由民主人民黨獲得22席。
2007年2月22日,新一屆大臣會議宣誓就職,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工黨和基督教聯盟3黨組成,揚·彼得·巴爾克嫩德擔任首相。
2015年3月28日,荷蘭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成為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
按照2016年聯大選舉時達成的義大利與荷蘭分享2017年和2018年任期的約定,荷蘭的任期於2018年12月31日結束。
地理環境:
位置
荷蘭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
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
位於東經3°21'至7°13'、北緯50°45'至53°52'之間。
領土
荷蘭國土總面積達41864平方千米。
荷蘭國土南北最遠端相距約300千米,東西最遠端距離約200千米,總面積為41864平方千米。
沿海有1800多千米長的海壩和岸堤,海岸線長1075千米。
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當於荷蘭陸地面積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