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格爾對學校的計劃及基本原則有:"護士必須在專門組織的醫院中,接受技術訓練,護士必須住在適應提高道德和遵守紀律的學校宿舍中。
"她擬定了"學生操行和學業成績日報表"。
1871年,聖多馬斯醫院新的建築落成,南丁格爾護士學校也隨之擴充,她主張學校應成為護士之家,是一個道德、宗教與實務的訓練場所。
學生一律住校,由修女任舍監,鼓勵她們讀書,參加聖經班聆聽音樂以發展她們的興趣,她希望她的學生們絕對忠誠並熱心於專業護理工作、勤勉而符合道德規範。
到1890年,經過30餘年的護理教育培養學員1005名,大多優秀者均被英、美、亞洲各國醫院聘請去開辦護士學校。
南丁格爾的學生們遍佈英國各大醫院並且遠及英國本土以外。
與此同時,歐美各國南丁格爾式的護士學校相繼成立。
"南丁格爾護士訓練學校"的課程和組織管理成為歐亞大陸上許多護士學校的模式。
隨著受過訓練的護士大量增加,護理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際上稱之為南丁格爾時代。
南丁格爾進行護理改革前,護理工作被認為是下賤的職業,不受人尊敬,工資很低,每日三餐自己在病房中做。
當時英國護士的形象是粗陋老態的女人,愚昧、骯髒、酗酒且粗野無比,在醫院裡惡名昭著,不聽使喚,更不能執行任何醫療任務,其地位不過較家庭保姆稍高而已。
當時醫院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間大統房,病床緊密相連,髒亂得不成體統,牆壁與地板沾滿了血跡與汙漬而且臭氣難聞,這種惡劣的現象,各地相差無幾。
南丁格爾進行護理工作訓練後的重要意在於使社會上都知道護理工作是一種"技術",並把它提高到"專門職業"的地位,南丁格爾因此被稱為"現代護理工作的創始人",隨之如護理人員品德的優越,社會地位的提高,工薪的增加等等,都成為自然的結果。
而南丁格爾完成和改善這些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三條,即以身作則,著書宣教和親身實踐。
從南丁格爾時代開始,即將護理實踐教育做為護士職業的主要內容。
自19世紀以來,即對制定護理操作標準,護士的任務以及工作內容等提出討論。
在前線開拓護理事業;革新英國軍醫制度;創立現代護理教育及普法戰爭的傷兵救護和國際紅十字的建立,都得力於南丁格爾的協助與支援。
南丁格爾的成就蜚聲英國。
歐美大陸亦公認她是護理方面的專家。
1861年,美國內戰期間,北軍曾想請她幫忙成立醫院,治療傷兵,她提供了有關美國作戰醫療制度與統計資料。
戰後,美國基督聯盟特函致謝。
此後,凡有各國重大醫療問題與計劃,她總最先被諮詢的人。
儘管她工作如山,但她對護理教育與護理工作始終保持密切的接觸與關切。
她曾協助利物浦貧民習藝所療養院建立護理制度,並派遣她的得意弟子及12名專業護士前往作業。
1863年時,英國的疾病命名與分類混淆不清,各地醫院各自為政。
南丁格爾制定了醫療統計標準模式,被英國各醫院相繼採用,被公認為一件了不起的貢獻。
南丁格爾從小就顯示出對數學的天份,後來,南丁格爾成為視覺表現和統計圖形的先驅。
她所使用的餅圖,雖然在1801年由威廉普萊費爾所發明,它在當時仍是一個新穎的顯示資料的方法。
南丁格爾被描述為"在統計的圖形顯示方法上,是一個真正的先驅",她發展出極座標圖餅圖的形式,或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