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55年6月到11月,俄軍圍攻卡爾斯。
11月25日,處於半飢餓狀態的卡爾斯被俄軍攻佔。
在這之前,土耳其已派遣援軍前來解圍。
1855年9月6日,土耳其最好的指揮官奧馬爾·盧特菲帕夏離開克里米亞前往高加索,9月29日他的部隊登船從克里米亞出發。
另一隻土耳其軍隊在特拉布松登陸也在趕往卡爾斯。
得知卡爾斯陷落後,12月8日,奧馬爾的部隊向高加索山脈的南方撤退。
俄軍取得高加索戰場的勝利。
在波羅的海,俄軍有一支27艘戰列艦組成的艦隊。
聯軍決定阻止這隻艦隊可能進入北海。
英國海軍部派遣那皮爾爵士指揮一個由不熟練水手操縱的艦隊執行這個任務,此外這隻艦隊人員不足、缺乏彈藥。
為鼓舞士氣,維多利亞女王親自到樸次茅斯檢閱了艦隊。
1854年3月10日,艦隊出發。
此時距英法向俄羅斯宣戰還有18天,聯軍的行動只能解釋為蓄謀已久。
那皮爾的任務是消滅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英國艦隊首先到達基爾,然後進入丹麥海峽到達哥本哈根的南面,那皮爾認為這裡是控制北海出入口的最佳地點。
俄羅斯艦隊駐紮在200英里外芬蘭灣的喀琅施塔得,喀琅施塔得建有堅固的要塞,拱衛聖彼得堡海上的出入口。
那皮爾在哥本哈根呆了3星期,訓練船員航海和炮擊。
戰爭爆發後,他的任務是封鎖芬蘭灣和臨近俄國港口,攔截俄羅斯運輸船和評估佔領博馬松、萊沃克和其他要塞的可能性。
4月17日,那皮爾艦隊到達芬蘭灣。
隨後的暴風雨和領航員的缺乏使得艦隊退回到斯德哥爾摩。
在那裡,那皮爾勸說瑞典國王加入戰爭,但是徒勞無功。
5月天氣轉好,那皮爾艦隊再次出動炮擊了翰戈要塞。
6月,艦隊勘察了斯維堡,發現那裡的要塞十分強大,8000俄軍固守在花崗岩要塞裡。
一隻分艦隊被派出襲擊俄國運輸船隊。
在託尼亞,一隻登陸隊遇到強大的俄軍損失慘重。
6月21日,三艘皇家海軍軍艦在領航員的帶領下炮擊了博馬松要塞,除了浪費彈藥外一無所獲。
22日,聯軍的18艘風帆戰列艦和9艘蒸汽船向喀琅施塔得進發。
其中英國戰列艦12艘,法國6艘。
9艘戰列艦和6艘護衛艦被留下監視斯維堡。
6月26日,聯軍艦隊到達喀琅施塔得外海,發現港內俄羅斯30艘軍艦分為三個縱隊駐泊。
聯軍仔細偵察了3天,認為己方18艘戰列艦無法對付港口要塞和22艘俄羅斯戰列艦,因此放棄了攻擊。
後來斯皮爾為此遭到嚴厲的責難。
霍亂也在軍艦上發生,聯軍艦隊只得返回斯維堡。
7月2日,英國海軍部通知聯軍艦隊,6000法軍攜帶10門大炮已經出發將參加登陸作戰,目標是博馬松或是斯維堡。
鑑於斯維堡的強大要塞,博馬松被列為攻擊目標。
博馬松有三個炮臺,深入大海的主炮臺三面環水,擁有120門炮。
另兩個炮臺在內陸的兩座山上,分別擁有24門炮,炮臺頂部有鐵製屋頂,可以抵禦炮彈打擊。
聯軍11000人(法軍10000人、英軍1000人)在博馬松的南北兩面登陸,包圍了博馬松。
到8月13日,聯軍炮兵就位開始炮擊。
俄軍炮臺沒有回擊,山上兩炮臺在2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