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辣椒!”

齊熙哈哈大笑,一者是笑自己做了這麼多年的湯,今天終於有人猜全了裡面的食材。不是一個人猜出來的也沒有關係,最主要的是有人猜出來了最後一道食材。就跟自己養了三四十年的黃花大閨女終於找到了婆家,雖有不捨,但是高興是第一位。

這二麼,自然就跟猜出來的人有關了。現在他心裡想著這京都的唐家還真是跟齊家有緣分,就連他們家打小在軍隊里長大的兒子,長大了之後對美食也很熱衷。這不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麼。

“你怎麼知道的!”

齊熙氣息不穩的問道。

唐毅望了眾人一眼,如果有人能理解出來他這眼神裡代表了什麼,就不會有人選擇在他即將回答問題時喝湯。

“你弟弟告訴我的。”

周舫噴了一口,好在他有所收斂才不會殃及無辜的飯菜以及坐在他對面的顧醫生。

齊熙也是一臉懵圈,這現在的情況是後院著火了嗎?害他白白高興一場,還以為真的有人猜出來這道湯的最後一道食材,沒想到是家裡出了內鬼。恐怕是齊恆為了討唐慕的歡喜,天天熬這道紅湯,然後有一天見到了唐毅就順口而說,也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蘇因則是抿嘴不讓自己笑出聲。

敢情會做這道難題的人是作弊。

“要不咱們趕緊吃最後一道菜吧。”周舫建議道,“這都冷了。”

他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手已經放在了南瓜的小蓋上,那意思:你們不說話的我就掀開了啊。

沒人說話,所以周舫掀開了南瓜盅的蓋子。

蓋子一被掀開,就如同開啟了潘多拉的墨盒。不過盒子裡不是魔鬼而是香氣四溢的肉香。

“沒道理啊。”

顧醫生看著周舫放在一旁的南瓜蓋,想著這密封效果這麼好嗎?剛才蓋子蓋上的時候整個屋子裡沒有一丁點的肉香,可現在這會兒,滿屋子甚至是窗外面都能聞到肉香。

南瓜裡裝著的不是別的省,而是粉蒸肉。

粉蒸肉是南方老百姓年夜飯上的常客,香、嫩、滑。

在《隨園食單》當中,袁枚曾這樣形容粉蒸肉:用精肥參半之肉,炒米粉黃色,拌麵醬蒸之,下用白菜作墊,熟時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見水,故味獨全。

但是隨著粉蒸肉的發展,有很多地方不用白菜葉墊著肉蒸了,改了容器,各式各樣的都有。

當蘇因第一次吃粉蒸肉的時候就感慨到底是誰想到這這麼絕的做肉的方法。

沒有肉腥,吃不出其中的生分感。實在是太好吃了!

越是好吃的東西,蘇因越挑剔。她吃過最好吃的一道粉蒸肉是她師父做的,那個味道,凡是人吃過之後都會覺得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二道粉蒸肉能比得上了。即使是他師父重新做的也不成。

可是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師父做的則又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了。後來她明白了,凡是她師父做的就是最好的。

那個香味沒有這份粉蒸肉的濃,而且在做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蘇因師父是用竹子做的容器盛粉蒸肉,齊熙用的是南瓜。

南瓜跟竹子本質上就不一樣,所以這口感自然也不一樣。

齊熙的粉蒸肉選用的上好的黑豬身上的帶皮五花肉,肥瘦相間,十分好看。

蒸肉粉也是自己做的,米飯與黃豆粉相伴再作料,味道清香不刺鼻。蒸起來的肉金黃剔透,米粉粘在豬肉上顆粒分明,但就是不往下落,做工相當的精細。

咬一口汁水四溢,嫩而不柴,米粉的加持又使得口感不會太溼。有嚼勁,但不會讓人吃的累,嚼了幾下肉便化了。

眾人都沉浸在粉蒸肉的世界裡,男人好像天生就喜歡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