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艦隊的駐紮地並不在某個具體的駐地,而是在一片黑暗的深空之中。
當然了,這個位置也不是隨便選取的,而是經過了精密的計算和推演。
作為連通本宇宙與亞空間的橋,星門在運作中受到的來自外界的干擾要儘可能的小,因此建設星門的地址就必須選在距離大質量天體儘可能遠的地方。由於星門周圍存在的星系是複數的,所以必須求出一個特定的點,在這個點上來自附近星系的引力互相抵消,引力波動對亞空間的干擾也降到最弱。
學術上將這個點稱為引力平衡點。
等深空運輸艦返回艦隊的時候,第二艦隊已經展開了陣型。儘管艦隊在穿越亞空間時因為超載躍遷引擎而受到了一些損傷,但這些損傷對於第二艦隊而言並不是什麼大礙。作為一支以戰略構築和戰場維修為招牌手藝的艦隊,第二艦隊隨艦攜帶了大量零配件和熟練技師。
除了幾條受損實在過於嚴重,需要返廠大修的飛船以外,剩下的全員都完成了對受損部件的檢修與更換。
星門的建設場地異常的熱鬧,整個建造場就像是一個分了好幾層的球體結構。球體的核心層是星門的輪廓,數千臺建造子在這個輪廓上上下紛飛,不斷的擴充套件著這個結構的體積。
在核心層的外面是供料層。這一層的主體是各種工業艦和深空運輸艦,這些飛船承載著來自各路戍邊者提供的物資和零部件。每當需要的時候,建造子就會從核心層來到這些飛船的旁邊,從後者的艦隊機庫裡獲得材料。
供料層之外是艦隊層,來自第二艦隊的飛船大多停留在這裡。這些飛船以巡洋艦為主,也有少量高機動的護衛艦和截擊機。作為一支後勤保障部隊,第二艦隊巡洋艦以上噸位船隻的數量是非常少的。
在艦隊層之外,也就是整個建設區的最外層,是由戍邊者安保力量和當地海關艦隊共同組成的警戒層,這個區域的範圍最龐大,飛船數量也是最多。
警戒層要面對的情況比內部複雜的多,他們要負責監控本星域的飛船流量,及時的距離靠近的飛船,同時還要負責探測和清理撞過來的流浪小行星。只有當他們應付不了的時候,艦隊層的飛船才會出手。
白易將自己的意識附在一架穿梭機上,跟著從隘口C11星系離開的深空運輸艦一道抵達了建設工地。他很快注意到本地網路中除了寧雪之類熟悉的幾個戍邊者之外,還有一些從未見過的新的識別碼。
這些識別碼代表著更遠距離的戍邊者單位,比黃啦啦給白易打電話那次的距離還要遠。
之前白易雖然也能夠透過銀河速子網路同他們取得聯絡,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網路線路,溝通的效率非常差,就像是你在1樓用手機連3樓的WiFi一樣,訊號非常不穩定。
不過現在白易收到的訊號卻是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儘管仍算不上有多好但進行一些文字形式的交流已經沒有任何障礙。
這還是多虧了第二艦隊。
雖然星門本身就是銀河網路的載體和中轉站,但現在星門還沒有建設起來,負責訊號聯絡的是第二艦隊中的電子通訊飛船。
這些飛船上搭載有龐大的速子通訊裝置,可以一定程度上充當網路交換機的功能。
星門網路的建設並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在圍著這個巨大而忙碌的建設工地飛了一會兒之後,白易收到了來自第二艦隊旗艦的通訊。
D7162星域,獅頭座,第一次戍邊者會議。
會議的主持人是第二艦隊第37中隊的指揮官,也是這次星門建設艦隊的總指揮。
根據艦隊分治規則,非特殊情況下泛銀河聯合艦隊的建制由上到下分為艦隊,軍團,師團,大隊,中隊。
通常情況下,中隊是作為艦隊的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