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啦啦的移民艦隊離開以後,白易也算是徹底解決了洛凡文明這個麻煩事。現在整個星系的所有資源都可以由他任意調,不用再像先前那樣束手束腳。
太空建造子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充套件到了原諒星軌道,環形的建築框架初具雛形,這是大氣冷凝器的基座結構。
就像前面所說的,原諒星是一顆氣態巨星,這類星球的特點就是擁有很大的體積和質量的同時密度卻小的可憐,如果有一片足夠大的海洋,原諒星甚至可以在水面上浮起來。
原諒星擁有整個星系中最厚的大氣,其中的主要成分是氫,也混雜有一些甲烷,乙烷,氮氣之類的氣體。在這個厚達5000km的大氣下方是由液態氫組成的海洋。而更往下靠近核心的位置,這裡的壓力逐漸超過300萬個大氣壓,氫在這裡更多的以固態形式存在。
白易肯定不可能從內部直接挖掘固態氫,只能從最外層開始一點一點的吸取原諒星的大氣。當上層的氣壓降低之後,中間的液態海洋就會因為沸點的降低而蒸發,這些蒸發上來的氫氣又會填補大氣缺失的部分。同時最底層的氫金屬的一部分也會液化為海洋。
透過這種方式,白易就可以僅靠一根吸管蠶食掉整個星球。
這根吸管就是大氣冷凝器。冷凝器透過一圈環繞著星球的收集管來吸取大氣,吸收到的氣體在經過冷凝和壓縮之後會被打包發往新火星倉庫。它們會在那裡進行轉化和加工,成為星系防禦圈的建築材料。
不過當工程正式展開之後,新的問題又浮出了水面。
目前白易在同時進行三線施工,而無論是原諒星大氣冷凝,洛凡星行星收割,還是新火星飛船化,最後的壓力實際上都給到的是星火星上面的基建設施。原先為了能夠接收從洛凡新行星收割機傳送回來的礦物,新火星基地的亞空間傳送門就已經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
現在再加上來自原諒星的氣體傳輸和從新火星發過去的建材,整個線路已經擁擠不堪,很多材料都因為沒有更多的線路能分配而堵在半路上。
但是擴建傳送門並不是一個說幹就能幹的事情。亞空間傳送門的執行需要大量的能量支援,現在新火星行星反應堆還沒有建成,所有能量來源依舊是地表的十幾座反物質反應堆。
考慮到冗餘問題,這些反應堆現在已經達到了最大安全功率。如果想要繼續增加能量,放在白易面前的只有增設反應堆和升級新技術兩條路可走。
權衡利弊之後,白易排除掉了第一條。那些反物質堆的技術實在太過於落後,如果在這個星球上修建更多的反物質堆,不但浪費星球表面積,能量管線與後續的裝置也無法相容。
而升級反應堆消耗的資源比雖然增設老式裝置要多,但新技術無論是在能耗比上還是在功率上都有更大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新的反應堆的輸出管線可以與最新型號的武器裝置相相容,而不用像現在這樣,從反應堆輸出的能源要先透過好幾個轉換站的調製才能使用。
升級反應堆的路線也有兩條,重力子反應堆和光子反應堆。二者相比之下,重力子在高功率大型裝置的使用環境下更加受到歡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白易才最終選擇了它。
重力子又稱為引力子,是玻色子的一種。它是構成引力波的基本單位,是組成空間的最小結構。它的質量為0,形態無限多,作用範圍無限遠,互相吸引的引粒子構成了整個引力場,這些粒子被沿同一方向擾動時,在宏觀上表現為名為引力波的漣漪。
就像潮汐發電站利用海浪來推動電機一那樣,重力子反應堆也是透過引力波來產生能量的,反應堆透過竊取附近物質的引力來獲得能量。被竊取的物質的引力效應會降低,這表現為他們的質量減少。
不同於反物質反應堆,重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