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過去了洛凡上的三天。這三天裡行星收割機向下掘進了7km,雖然目前採集到的資源比起洛凡星的總質量來說仍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但隨著飛輪的加速,採集的效率只會越來越快。
看著源源不斷的礦物充實著自己的倉庫,白易已經開始構想未來防禦陣線的藍圖了。在他的新計劃裡,這些從洛凡獲取的資源會用來修建速子炮陣地。
陣地安置在當前洛凡星執行的軌道上,與星系的黃道面持平,其火力足以覆蓋恆星引力場內的每一個角落。
嘟——
突如其來的警報聲打斷了白易的思緒,位於洛凡星同步軌道的監測衛星在偵測到導彈發射的跡象後,立刻發出了預警,同時給出了計算出的彈道。
一個小小的紅色三角形從星球的對面升了起來,這個三角形沿著一條預先畫好的曲線運動,按照現在的速度,大約四十分鐘之後,這個三角形就會與恆星收割機的第二觸手相遇。
白易心念一動,全息投影立刻放大到區域性地圖,衛星拍攝的實時影像也一同播放了出來。
畫面上能夠看到一枚導彈呼嘯著劃過天空,導彈已經完成了起飛段的加速,開始在重力作用下飛過整條曲線中弧度最大的一段。
嘟——
又是一聲警報。
第二枚導彈發射了。它的飛行路徑與第一枚幾乎一致,二者最終的落點都在同一個地方,只是在時間上有幾分鐘的差異。
嘟——
接著是第三枚。只不過這發導彈的彈道比起前兩枚來要高很多,也正是因為如此,第二枚導彈爆炸半個小時以後它才會到達推算出的爆點。
白易猜測對方是想用前兩枚導彈進行試探性的攻擊,根據毀傷效果來判斷第三枚導彈的攻擊位置。提高彈道所留出的這半個小時,就是留給操作員變軌的時間。
根據衛星影象拍攝到的導彈標識和發動機尾焰特徵,白易很快就確定了這些導彈的型號和他們所能攜帶的彈頭種類。
稍微算了筆賬,白易決定不管它。
這些導彈的殺傷力對於行星收割機這種級別的存在來說,不能說毫無威脅只能說可以無視。
因為白易的刻意無視,前兩枚導彈順利地進入了再入段。
導彈前端的整流罩開啟,釋放出裡面的彈頭。這種型號的導彈每枚攜帶有六個彈頭,其中四枚是核彈頭,兩枚是誘餌彈。
第一輪核爆發生距離地面3500米的半空,爆點中心距離行星收割機2000米,爆炸總當量約為1200萬噸tnt炸藥。
空爆完美釋放了核彈的全部能量,肉眼可見的衝擊波衝散了這片區域內的雲彩,因為收割機吸取大氣而形成的旋渦也在這個瞬間被打散。
地面上升起了一朵蘑菇雲,只是這朵雲才剛剛成型,在雲層的中間就又出現了另一個明亮的太陽。
那是第二輪核爆。
第二枚導彈在一號導彈爆炸的兩分鐘後,準確的抵達了自己的位置。這枚導彈的威力比之前更大,所形成衝擊波的殺傷力也更強。第一輪爆炸的衝擊還沒有完全消散,第二輪核爆產生的衝擊波就從後面追了上來,二者相互疊加,使得威力達到了1+1>3的效果。
強烈的電磁輻射暫時干擾了電子裝置對那些區域的監測,通常情況來講,這些輻射的干擾會持續至少數個小時。但是很快,奇妙的事情就發生了,核爆地點的輻射強度在快速下降,就連升起的蘑菇雲也在某種怪力的拉扯下扭曲成了帶狀。
那是行星收割機仍在運轉的結果,它在繼續吞噬著這個星球的大氣,剛剛的打擊僅僅是在他那覆蓋著厚重灌甲的外殼上留下了一些不深不淺的凹痕,對於其內部結構的執行沒有造成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