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龐師友與食品學院的研究,這五個名額若是直接敲定恐有不妥,綜合學生們在校期間成績、科研方面的表現,能選出十多個具備食品科學實驗室兼職實習能力的學生。
在一番商討之後,學院決定篩選出十人,在對這些學生進行一輪考核,最終選定進入實驗室的五個人,這樣相對公平一些。
龐師友對冷運專業非常上心,而胡殊同是專業成績最為突出的一個,再加上近期收到對胡殊同的表彰信以及實踐成果,順理成章入圍十人大名單。
他的桌子上放著一本學術期刊,開啟的這一頁正是胡殊同大二時候的一篇文章,題目為《冷庫與冷藏車之外的行業思考》。
在龐師友眼中,這篇文章言之有物的東西比較少,通篇看下來較為空洞。
不過在內容之外,龐師友卻看到了一種“跳脫”。
整整一本期刊,所有人都在講“怎麼冷”,只有這一篇在探索“如何鏈”。
怎麼冷,是技術問題,如何鏈,是體系思考。
這一點切中龐師友所想,我們的製冷技術雖有差距,但多在能耗與環保方面,基本可以滿足當下行業需求。
而這個鏈,才是難上之難,如何能讓企業保持自律,如何做到諸多節點的暢通銜接,如何整合鬆散無序的現狀,都是既現實又解不開的死扣。
不得不說,對這個專業能力很強又具備如此思維的學生,龐師友很想和他聊聊了。
關於這次選拔的課題,龐師友對胡殊同也深有信心。
接到課題之後,胡殊同全力備戰,向公司又請了三天假。
考核前一天一大早,胡殊同來到圖書館查資料,這一次無疑是更高規格的考試,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這次考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開放式題目,胡殊同還有一些尚未疏通的地方。
揉了揉眼睛伸了個懶腰,胡殊同有些疲憊,起身來到窗前。
今天的天色特別好,春光的靚麗寫在樹梢枝頭,晴空無雲、天地澄澈。
他對自己充滿信心,對這次考核志在必得,也許不久之後就能和仰慕已久的龐教授一起進行專業研究,這條路上能與這樣一位人物同行,簡直是修來的福分。
胡殊同幾乎能背下來龐師友那天在會議室講的話,他對食品科學實驗室充滿渴望,心裡有無數的字句段落渴望得到這位大專家的反饋。
這焉能不讓人暢想,可就在這時,心懷曠遠的胡殊同忽然聽到一聲劇烈的爆炸聲!
片刻之後,就看到滾滾煙霧冒了起來!
胡殊同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正是天恆的廠房!
天恆距離明大直線距離只有兩三公里,站在八樓的胡殊同看得真真切切。
發生爆炸的地方,最大的可能就是裝置間,而且極有可能是壓縮機爆炸!
胡殊同請假的時候,得知這些天外包的維修單位要對天恆裝置進行一次全面性的維護,廠子裡還說正好裝置間不忙,讓胡殊同專心學校的事。
排氧不淨加氨?氨瓶充氨過量?還是檢查出了哪裡需要焊接,火花引起的爆炸?想著這些的時候,胡殊同已經在回往天恆的路上,他的內心像被火灼一樣。
路上堵了車,七八輛消防車嗚嗚急進,緊接著,又有救護車駛過,胡殊同大喘著氣,只覺得自己要窒息了。
等他來到天恆的時候,工人們都離開廠房站在大門外,每個人的臉上寫滿驚恐。
“殊同!殊同!”
餘大軍大喊著,這段時間他經常請假,出去碰一碰潛在的下家,此時正從外面回來,急得失了神,跑起來都不利索了,一時竟忘了胡殊同這幾天請假。
不多時,蓋著白布的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