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時候,欒平欣已懷有兩個多月的身孕,作為大齡產婦,兩方父母謹小慎微。
他們在年前便住進了青巖的房子,一日三餐呵護備至。
胡殊同也把重心放在妻子身上,定期醫院檢查、飯後準時散步,花盡量多的時間陪著欒平欣。
近來他也很少去同興了,在家閒暇的時候便準備一下峰會的事。
不得不說這峰會的苗頭一起,很快就在業界熱騰了起來。
不僅行業各種張羅,高校也開始舉行一些活動,其中就包含冷鏈各個板塊的講座。
胡殊同收到了十幾場講座的邀請,日程已經排到了下個月底。
雖說講座一直給人一種比較生硬枯燥的感覺,更也不知道這種間歇性的東西能給人帶來多少提點,但胡殊同對此不是一般的上心。
因為一想起講座,他就想起第一次見到龐師友的情景,那可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場合。
不過最近這幾天,欒平欣卻發現胡殊同又有了一些心事,而且她很清楚那肯定不是峰會與講座的事。
把目光投向同興,這段時間,不只胡殊同,同興各大負責人也少有如此寬鬆的時候,諸事已定,按部就班往下推進便是了。
每個週一早上的例會,按照慣例,胡殊同不在便是柳知英主持。
週一例會多數是同興核心班子聽取彙報,除了本部,空港、海港、陸港乃至各大轉運中心都要派人過來彙報,在某些時候也會宣佈同興本部的階段計劃,可謂同興最大的埠。
一般來說這場會議都很平順,都在眾人的既定思量中向前推動,只是今天這一場有些不同以往,楊成海在會上陡然提出來“融資組”擴大的事情。
這個部門在同興配送a輪融資之後便成立,這麼多年的主要任務就是分析行業投資環境,並保持與一些證券機構的溝通。
雖然一直是原班人馬維繫,但這個部門的意義很大,風投即是一種風向,它能讓人從另外的視角看行業。
之所以說陡然,因為連柳知英也事先不知,部門的擴大絕非小事,這樣的事只有私下裡透過氣,才會拿到會上講。
今日屬實反常,但柳知英掩住驚訝,流露出心已知曉共同商討的情態,畢竟在人們的意識裡,楊柳之間不存在冒然的事。
可就在這個時候,卻讓柳知英心底裡更驚訝,因為會上有很多人對此原本就不覺得驚訝。
只有少數一些人目有驚色,當他們看到柳知英的神情時,立馬也都恢復平靜,莫名地心領神會了。
柳知英這才咀嚼出來一些東西。
於是乎,雖說這是個突來的大議題,進行地卻非常順利,不僅很多人都有話說,還分出來一個個角度,盡言融資組擴大之必要。
人們的這些意見是不能抹去的,一席席話最終都會落在會議記錄上。
柳知英見狀,把話說得又寬又大,最終以“再議”終止了會議。
雖說這件事最終還是要胡殊同拍板,但柳知英忐忑難息,這帶給他一種不妙的感覺。
因為事情一下子就洶湧了起來,彷彿同興早就有一股“暗中的力量”在奔走此事,說不出是何年何月開的頭,終是釀就這般士氣湃然。
同興配送b輪融資已完畢,為何在這個時候擴大融資組,指向不言自明。
從會上的情形來看,很多人對此心往神馳,儼然內心已有落定,不得不說這並非純粹的企業事。
說起與融資有關的事,楊成海絕對是這個領域的同興一把手,自打他加入同興的那天開始,便與融資深深掛上了鉤。
會後不久,柳知英按捺不住,徑直來到楊成海的辦公室。
楊成海正在翻著檔案,一副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