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大學的畢業典禮總是要來得晚一些,一般都會在八月中旬才舉行,這裡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畢業論文卡著。

饒是推到這個時候,每年還是會有一小撮人要延期畢業。

早在五月份,胡殊同的保研資格就已獲批,從前他對此有所糾結,但近來與龐師友的相處讓他徹底放棄了現在就業的打算。

冷運專業就業不難,看看班級的三十多位同學就知道了,他們無一例外都找到了大企業的工作,而且有八成直接留在了實習單位。

但跟隨龐師友繼續深造讓人心馳神往,那不僅是學術,還有自己從前無法企及的大實踐。

攻讀食品工程碩士學位的同時,還將參與南郊物流園區建設,還能在冷藏食品實驗室與這個行業的頂尖人物同力共舉,他相信這個過程帶給自己的成長將是這一生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冷藏食品實驗室的這個課題本不是一個本科畢業生所能參與,他還有太多要學習的東西,南郊物流園區那般規模,更不是寫過幾個冷庫方案、懂一些工程材料裝置就能拿得住的事。

畢業意味著別離,第二天先是班級聚餐,從晌午一直到夜晚,接下來宿舍的四個人在燒烤鋪子繼續起來第二場,一直喝到了凌晨兩點。

至於前路也都早早定下,姜志鵬回青巖市繼承家業,二丘的家境比較貧苦,選了一家待遇最好的企業,老陳也回到家鄉,繼續去做實習期間還沒有完成的專案。

對於胡殊同的選擇人們毫不意外,能為龐教授所器重,換成任何一個人也不會選擇此時就業的。

且不說跟著他所能學到什麼,以龐教授的路子,日後更高更大的平臺是跑不了了。

大學四年往事匆匆,人們說起世界很大,便說著各自前途浩瀚,說起世界很小,便又立刻說起種種相逢。

這兩點他們都堅信不疑,這個行業很不成熟,每個人都相信自己能闖出一片天地,而無論走到何時都將是這個圈子,豈能沒有相逢。

第二天,宿舍清空了,能帶走的帶走、能賣掉的賣掉,胡殊同轉到了研究生宿舍。

只是一夜的工夫,大家各奔東西,熟悉的都不在了。

對胡殊同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本科結業原本意味著更加自由的時間,可是一細數,事情已經排得滿滿當當。

明年四月是重大節點,在此之前要準備的東西還很多,讓人一刻都閒不下來。

研究生宿舍是四人一間,胡殊同聽說自己的室友都是其他高校來明大深造的學生,應該要九月中才會來報到。

胡殊同先是在宿舍裡擺擺放放,不是很能定神,吃過晚飯一個人在校園裡溜達起來,心裡空落落的有些無處排遣。

不大一會兒,手機忽然響了,拿起一看來電之人讓胡殊同頗是意外,居然是林翔。

電話中,這幾天林翔正來明源辦點事,明天要回盤渚,問胡殊同可有空見個面。

林翔的事情,胡殊同的心裡也有惦記,等他來到校門口的時候,林翔開啟車窗抽著煙,他是來到了明大才給胡殊同打的電話。

若不是林翔一喊,無論如何胡殊同也湊不到這輛車前,林翔的變化在胡殊同看來可以用誇張形容。

此時的林翔,完全是一副商務人士的樣子,頭上抹著啫喱把髮型定死,黑西服白襯衫,只是領帶被他擰得有點松,油亮的皮鞋幾能照人,旁邊放著長長的錢夾。

這和胡殊同印象裡光膀子油背心動輒雷霆的林翔,判若兩人。

“你這什麼眼神,看穿了社會人跑生計的樣子?”

“不不!你說哪去了,只是覺得和從前不太一樣.”

林翔笑了笑,左擰右擰又鬆了鬆領帶,往前一抓一看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