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赫的會議室裡,胡殊同望著眼前的材料已然不能淡定了。
可以確定的是,南郊材料的供應鏈已經亂套了。
土建庫建造過程比較複雜,地坪通風管道、爐渣混凝土墊層、鋼筋混凝土屋蓋所需要的材料已經在年初就進了場,但隔熱層的軟木、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等,防潮隔氣的石油瀝青、油氈等,居然有的正要出貨有的還在洽談。
此外,庫體內部的塊狀塑膠泡沫、高氣密性冷庫門也不周至,裝置方面,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儲液器、分離器、冷凝與融霜水泵都處於不同的供應階段。
這就是“始亂”所致,如果當初選擇科寧、博業為供應商,整體性的保溫技術方案便不存在如此零散的窘境。
不得不說,這是胡殊同所面臨的最複雜的一件事。
首先他要重新梳理最早的一版材料裝置庫,剔除現在不能供貨的廠家,再從那些更次一點的廠商中找到可解燃眉之急的方案;其次胡殊同還要根據工程現有的進度,做出一個詳細的排期。
想到這裡,胡殊同意識到更嚴重的問題,材料供應方面的廠商那邊,自己沒有任何把控能力,這符合期望的排期必定面臨各種不確定。
到時候需要什麼缺什麼,事情只會越來越被動。
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工程方達成一致,重大進度前,材料完全滿足再行開動,此時先以柱體、梁體為主要施工內容。
好在是明赫高層不再定向開南郊的會,齊振東頂著壓力上報一切順利,可哪天工程方耐不住,捅出來因為材料導致南郊工期有怠,技術部的所有工夫都要拿來應付集團了。
會議室裡,技術部的人都看著胡殊同,對他們來說,可以提供資料但根本無法分析資料,這些戴著技術帽子的人懂得每一種材料,但明赫的業務使然,之前沒有一個人有應用冷庫的經驗。
胡殊同不知該從哪說起,想必說到天黑也說不完,況且這些都是自己操刀的東西,這時候說那些東西完全沒有意義。
與其如此,不如要點時間。
“齊總,材料要一樣一樣梳理,供應商要一個一個瞭解,現在的情況實在是太散了,冷庫的材料是一個整體,有什麼用什麼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我的建議是先和工程方通融一下,雙方先把步點踩一致,最起碼要九成以上的材料能夠到位,再進行下一步的工程.”
會議室裡無不點頭,但也無不無奈,胡殊同點到的地方,齊振東早已想到了,但問題是工程方的人也壓力深重,恨不得你遞給我一塊磚就立馬砌上,況且柱體梁體早已到了收尾階段,說實話工程方也被南郊拖得夠嗆。
很久之前,工程方的鵬程建設便對南郊專案頗有微詞,本質上還是錢的事。
南郊摳到極致,材料裝置全部自己出,這就導致鵬程建設只能掙點人力建設的錢,相比其他專案,鵬程建設可以牽線自己的材料合作商,利潤自然可觀。
“你也要時間.”
齊振東嘆了一聲,“一個多月前就開始交涉了,但鵬程建設有自己的進度表,材料供不上,他們可以索要拖延補償,這件事一旦走財務,後面可能也就不需要我們技術部了.”
齊振東並沒能從胡殊同這裡得來他最理想的解法,而胡殊同卻是他最後的依仗,可事情還是落到了工程方那裡,這讓齊振東頹喪無比。
材料、材料、還是材料,他把胡殊同請回來,為的就是什麼事交給什麼人,寄希望於一種轉折。
若不是與胡殊同相識已久,齊振東怕是早已雷霆滔滔,如果有時間,哪裡還會有這些事,可這眼前人卻也在要時間,此一來分別何在。
但胡殊同沒法做出退讓,他必須要重新審視當下的供應環境,南郊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