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什麼王八蛋公司!狗眼看人低!垃圾!難怪被人追著揍,廢物!一群廢物!”
嘭的一關車門,薄皮小車都跟著顫了一顫。
司機一瞧,這次夠大發,瞅這架勢哪裡是吃了閉門羹,就跟捱了打狗棍也似的。
“楊總,咱這接下來……”
實際上司機也納悶這老闆緣何越來越不識趣,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眼下超過十萬塊的車都快租不起了,還整天挑大場子跑。
就春融這樣的大園區,說句不好聽的,人家肯抬個眼皮都算客氣了。
“再往北走!老子還就不信了!”
這說話的人,聲音帶著一種“雄渾的鋸齒感”,怒噴起來比磨剪子鏘菜刀還要震耳。
再看他的模樣,屬於那種打眼一瞧就不太敢惹的人,倒不是大金鍊子紋青龍,而是這個人不僅光頭,還是一顆像豎起來芒果那般的尖頭。
更有些怖人的是,這個人三角眼睛、不長眉毛,五官天生就帶著狠勁,脖子一圈遍佈疙瘩,像燙傷一樣。
此人名叫楊成海,今年三十八歲,在青寧地界,是個多次上報紙見新聞的人,在業內的名聲可謂“如雷貫耳”。
09年那會,正是第三方物流大勢漸盛的時候,物流愈發拖著企業的精力,流通成本方面也是一個大頭,許多企業都有物流外包的需求。
於是乎,這位楊老闆想到一個“奇策”,不做儲只做運,既然與儲無關,無非就是車的事。
楊成海看到一條無比光輝之途,利用那時候不俗的人脈為自己造影響,成立了極致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訂單一出車就到,為客戶指哪打哪。
那時候很多投資人也看到了旺盛的企業需求,再加上楊成海各種場合的遊說,最終融到了總計三千萬的資金。
資金到手之後,楊成海的操作真可謂這個行業裡的奇葩,說好的第三方物流,他卻連一個門頭都沒有,據說只有一個住宅樓裡的“排程中心”,他把工夫都下在了租車和路線上,而後一切遙控指揮。
當客戶有需求的時候,他就把租來的冷藏車派到企業,按照最佳化路線定向輸送。
還別說,這路數一度走得平穩,在楊成海看來,所謂的第三方物流沒那麼複雜,實際上就是代企業跑腿。
而且如此一來,車有人租了、企業的貨能抵達了,各家訴求都包攬了下來。
楊成海有著一套自己的規劃,先把盤子鋪開,製造客戶的依賴度最為重要,所以很多錢要花在這個地方。
在那個第三方物流初興的時候,配送方品牌化在他看來就是個扯淡的東西,同行是冤家,一旦起山頭就會有不知道是藏在哪裡的人開始拱火。
所以這需要一個過程,可亂收費、亂設崗、亂罰款這樣的事苦之久矣,再加上日益高昂的油價,直接佔到了近三分之一的成本,盈利方面不見春天。
更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租車公司面臨被收購重組,這意味著他的上游供給也出了問題。
正在楊成海想方設法扭轉局面的時候,當年那些投資給他的人徹底坐不住了,這不合常理的操作早就讓投資方深深憂慮。
很多人朝他要錢,但租車公司拴著他的款,還有一部分都投在了與企業合作的保障金裡面。
“空頭公司做配送,把投資方騙得團團轉”,當這樣的新聞見報時,楊成海已經成了徹頭徹尾的反面教材,兩邊的錢都收不回來,甚至不承認與他的合作。
於是乎,到現在他的身上還揹著好幾筆懸而未決的官司,夾在各方之間各種扯皮。
所以說當這樣的人突然出山,別說用了,人們躲還來不及呢。
就這麼開著開著,傍晚時分,來到了同興。
同興人或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