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見胡殊同,陸建華已做了準備,包括把職權讓渡給企業,由專業的企業人運作行業事,由這個邏輯可以做得實事做出好事,從前得到多次驗證。
但此時一聽,事情沒那麼簡單。
細想胡殊同的話,又讓陸建華覺得不全是推阻,同興牽頭主理,確實存在一些不好調節的問題。
在胡殊同看來,快速整合青寧冷協,各得其位各展所長,此事非省裡出面不可,既有公信力又有約束力。
協會的主任由省裡相關部門的人兼職擔任,再設立幾名副主任由各大企業的負責人擔任,才是權威框架所在。
只是這等體系搭建的事,胡殊同不好說太多,一切還要看這位陸處長如何忖度。
“那照胡總的意思,怎樣才能推進地更快呢?”
“陸處長剛說碎珠滿地,我倒覺得這一顆一顆的珠子不過這樣幾大類,第一是製冷學術方,第二是品牌策劃方,第三是渠道流通方,在這三個方面下工夫就能把如今大大小小的機構整合起來.”
陸建華悠悠喝了口茶,“胡總請繼續.”
“製冷學術方面是曾會長深耕之地,這幾年來製冷學會無論行業安全倡導還是對企業的培訓,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所以這個板塊還是交給製冷學會主導才是,各地大小的製冷學術機構也會認同,同興研發中心也會極力配合.”
“至於渠道流通方,這是冷鏈環節中最為複雜的地方,同興配送現已單獨運營,這個板塊的打造,同興楊總將會盡力配合.”
“那品牌策劃方呢?”
胡殊同沉了一沉,“我想向陸處長推薦一個人.”
“何人?”
“環時生鮮,竇少傑.”
陸建華立時眉頭深起,“就是那個洋博士?”
“正是.”
“胡總該不會是開玩笑吧?這位洋博士最近可是風口浪尖停不下來,身上有未了的官司,如何讓他坐鎮品牌?”
“陸處長,依我來看,青寧冷協最大的意義,就是號召一批真正的精英來統籌青寧的冷鏈,走更快走更好都系在這裡。
我與這位洋博士有過多次交道,這是一個對品牌打造極有研究的人.”
竇少傑身上的官司,胡殊同有所瞭解,大面上春融冷鏈和摩孚資本分離,但細下的千絲萬縷,諸如財務方面的各種細項讓人纏身難遁,這讓剛剛脫離春融的竇少傑枷鎖滿身。
但從專業的角度上說,竇少傑對品牌包裝很有一套。
環時這個品牌的競爭力僅在生鮮一隅,他的理念與經驗能成為青寧各縣市農產品推出一把助力。
屆時來到青寧冷協這個大平臺上,竇少傑對共同蓄力於此的同仁們也有更為廣闊的探討增進空間。
這和甘州的特色產品打造是一個道理,青寧也需要自己的品牌路徑,需要一個見多識廣的品牌把關人,在胡殊同眼裡,沒有比竇少傑更合適的人選。
雖然陸建華有所猶疑,但胡殊同的推舉分量不俗,他開始認真考慮起來這個人。
環時生鮮不僅是同興配送的大客戶,還是原材的合作方,無論是海洋牧場的近海養殖,還是與鯤海漁業的合作,同興全系水產品的打造,環時生鮮將是去化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胡殊同藉此力推竇少傑,強化環時生鮮在業界的地位,讓這個產品終端越發強勢,背後意味著同興更大規模的產品輸送。
雖說同興不願衝前,但這一席胡殊同也沒白來,他實實在在指出來路子,就看陸處長的思量了。
按照胡殊同所說,陸建華對整件事大概有了譜,曾會長這人他比較熟悉,可這位洋博士就不太好判斷了。
為此陸建華又約了竇少傑,看看這人品牌方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