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看到鑽石廳的會議流程表,楊成海拍起來桌子,上面內容劃歸詳細、時間卡得明確,但所有的議題都與同興無關。

第一天是各大企業方接連登臺講產品、說需求,第二天是流通方展優勢、亮渠道,第三天則是意向磋商以及對下游流通方的針對性選擇。

從頭到尾,一檔以下的流通方連拋頭露面的機會都沒有,這是物流巨頭的支配手段,也是一種最高效的方式,若是上百家混談事情只會更亂,至於下游流通方的配合,素來不是需要關心的事。

舉例來說,如果中隆歐冷與盤湖遠洋達成合作,進軍青南市場選擇青通冷鏈作為二級或三級流通方,青通冷鏈絕對會緊握這個上游橄欖枝。

技術、渠道、人力,這項合作的利好是多方面的。

既然同興對準的就是鯤海,繞開鑽石廳直接向鯤海提出商談意向豈不更加快捷?這個思路在三人的腦海中都曾閃過,但很快便被否定了。

首先,那將使同興的姿態變得更低,離了這棵大樹就要曬禿嚕皮了一樣,更加不會受到重視,方案未亮先輸一手,前景更不樂觀。

而且繞開鑽石廳私底下進行接洽,這也不符合漁博會公開磋商全面合作的宗旨,標榜上這是個多源共匯的場子。

這般操作屆時少不了讓人說三道四,那將顯得同興更加不入流。

胡殊同更是意識到,越是針對鯤海,越要在更高的檯面上讓更多人看到同興瞭解同興。

在大平臺上角力闖蕩,才能看到更多對未來的增益,這樣的一種昭示和業務合作一樣重要。

鑽石廳會議安排在漁博會開幕後的第三天,展示是漁博會的重要功能,這也是流通方瞭解具象產品的視窗。

這屆漁博會各大產品方的展館充滿亮點,讓人領略到食用水產世界的繽紛多樣,尤其三巨頭的展館,有超過百公斤的巨型石斑魚、近百公斤的藍鰭金槍魚。

漁博會上還有企業開設的漁具館,展示魚竿成品、釣具配件等。

胡殊同逛展會的時候,與很多企業的接待人士聊了起來,相比五顏六色惹人眼球的品類,哪些可以作為大宗水產流通,是胡殊同更關注的地方。

漁博會的直觀,不僅在於博物館一樣的水產品類,更讓人看到冷鏈更大的可為之處,從古至今這是最不能離開冷運的產品,越是強盛的貨源便越意味著冷鏈運輸更強的用武之地。

鑽石廳會議的第一天,以盛諾水產、盤湖遠洋和鯤鵬漁業為首的企業方,分別闡述了各自發展戰略,隨著捕撈技術的提高、海域的增擴,對冷鏈倉儲運輸有了更高的要求,藉助漁博會的契機重組最佳化流通網是為要義。

到了第二天的時候,冷鏈流通方接連登臺,中隆歐冷、明赫冷鏈等各展所長,構划著龐大的冷鏈物流網,無不以宏觀入手。

除了渠道上,先進的冷凍工藝、保鮮工藝、運輸溫控技術等等都大書一番。

這些實力強勁的流通方,站在臺上侃侃而談,由內而外透著強大的自信。

像華威冷鏈這樣幾百億市值的企業,更有一股落筆宏圖、指點業界的悍然底力,讓人深是領會到高階局的姿態。

在華威的視角里,沒有青巖、明源這樣的市,甚至聽不到青寧、明江這樣的省級概念,撐起其企業版圖的,是華東、華南、華中、西南這些更大的地域劃分,儼然是在一個更宏遠的格局分配水產。

對於各大地域,他們有著詳細的市場報告,對水產增量與差量的把握遊刃有餘。

而且華威冷鏈c輪融資已畢,ipo首次公開募股近在咫尺,這一切都是重量級的砝碼。

莫說同興,在華威陳述之後,連中隆歐冷、明赫冷鏈等五家一檔流通方也被穩穩壓了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