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也是個心思活泛的人,近來圍繞著騰夏航空,大步闖蕩者有之、旁敲側聽者有之,不得不讓人多加小心。
他雖然沒有決策權,但身處的職位關係重大,自己的建議也會得到集團重視,這接下來的彙報要怎樣寫就,趙吉思慮多日也不曾動筆。
此外,雲城之地多方捭闔,趙吉也隱約覺得此間並非純粹的生意事。
為了防止讓自身捲入漩渦中心,趙吉行事慎之又慎,大大小小的應酬也能推則推。
只是怎也沒有想到,這一天,一個讓趙吉無法拒絕的人發來了邀約。
航空業素來是融資圈的一個大領域,業務空間廣、融資金額大,一些業界的風投大佬,對空運人來說如雷貫耳。
此次約他見面的,正是猛獁基金的關文濤。
這讓趙吉壓力重重又滿心奇怪,自己的身份與關文濤並不對等,類比之下,他更像是猛獁基金的一個部門經理。
見面之後,縱然趙吉做足了安定坦然的準備,面對這樣的人也很快有些兜不住。
言語上、神情中乃至一個微小的動作,揣測與解讀成了自己所有的心念,一心的觀察多是為了避免冒犯,反倒讓那無形的壓迫變得越來越重。
關文濤先是與趙吉聊了一些猛獁基金與雲航一些企業的淵源,儘量做一個不那麼凝重的開場,約莫一刻鐘之後,他才拿出一個資料夾來。
趙吉開啟一看,登時有些傻眼,事情還是落在同興,但不同的是,此時所呈現的景象,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也不為過。
趙吉之所以驚異無比,因為他未曾見到一個過程,沒有涓涓之流那樣的循序漸進,而是一朝濤聲起、開閘貫洪流!
在這份檔案中,猛獁基金投資同興空運,雙方早已達成合作框架,更為深入的是,同興投身雲航的機隊事宜也已落定。
胡殊同與楊成海各自奔忙的時候,關文濤也在為同興空運傾力而為,早在兩個多月前,他便發動明航、青航、雲航等各地的資源,為同興空運最大的硬體鋪起路來。
如果說之前的同興是問道者,有此檔案對騰夏航空來說,陡然武藝加身、內功雄厚了。
“多日以來,趙總對同興事都是能緩則緩、能放則放,不過今天,成與不成我想聽到一句痛快話.”
“這……”實話說趙吉有點被鎮住了,心裡塞著無數解釋的話,但無論哪句在此時都顯得寡淡。
“趙總,所有事都是雙向選擇,有些事只此一遭.”
趙吉心知同興的牌都已亮了,對他來說,前後串接這整條路實際上是清晰的。
從前楊成海的工作是“面子”上同興能做哪些事、把業務延伸到哪一步,凸顯同興的技術與專業,解答運營方面的困惑。
眼下關文濤的出現意味著“裡子”上同興飽滿,後盾堅實、火力兇猛。
也可以說,這是一個金牌老司機配上強大發動機的故事。
與此同時,趙吉也意識到這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機會,關文濤從他這個一線入手,不代表他只有這樣一個辦法,而且當同興有了這些籌碼,關文濤盯著的是對方的緊迫。
“請關董給我點時間,保證給您一個滿意的答覆.”
趙吉的話變得毅定許多,有了猛獁基金的介入,對他的工作來說也是一大加碼,在集團高層面前無疑更有底氣。
關文濤卻微微搖頭,“相比你的答覆,我更關心的是時間.”
趙吉雙目堅定,“三天,最多三天!”
關文濤看了一眼手錶,“我等趙總訊息.”
……
接下來,關文濤開始釋放訊息,這最初一波與騰夏航空無關,圍繞著同興與猛獁的合作,於業界而言可謂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