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興需要讓雲城重拾對自己的信任,所以這一次胡殊同不再尋求任何補貼扶持,方案中不言同興,但任人都知所指,為此他做了大量前期準備,把事情做成如同雲城招商一般所帶來的利好。

這份方案所能做到的踐行至關重要,八萬噸超低溫冷庫之後,同興還需要打出一張張夯實的牌,當這些一一呈現而無猶疑的時候,他的雲城冷鏈戰略2016才能得到官方的推動。

在這個國際冷鏈物流園中,水產是重大職能,胡殊同最先想到的自然就是鯤海。

說起來,鯤海意念之洶湧比同興還要足,連吃盛諾幾場敗仗,頭頂烏雲散不去。

可以說,鯤海幫同興拓局就是在幫自己,一旦真讓盛諾在此把冷鏈谷做強,意味著多了一個巨大的排程中心,勢頭更加兇猛。

反過來說,如果同興能在此握住話語,雙方的合作就將深之又深。

於是乎,賀群就像在做競標案一樣,全面發散著鯤海的優勢,分析著鯤海闊步走進雲城所帶來的巨大改觀。

這在胡殊同的方案中,就是貨源的構成,這代表著同興能做起多大的倉,接下來就是渠道的問題,這一步就是倉裡的貨能走到哪裡。

“雲城冷鏈戰略2016”是個非常響亮的名頭,除了當下同興的渠道,還得讓上面看到更為暢達的前景,這需要另一個強大又成熟的支點,一個讓人信賴的排程之地。

這樣才是合了胡殊同的整體邏輯,這裡沒有兩年之後如何強盛,沒有三年之後暢銷全球,這裡既沒有口號,也超脫構想的範疇。

只要獲得批示,在這個早春,一切就將步入軌道。

這個排程之地,不需太多思考,向南看,一個曠達的渠道便通了。

向南走明赫、向北進同興,這是兩個極為“膨脹”的點,透過它們的排程,將真正在一南一北把國際冷鏈物流園徹底盤活起來。

也只有這樣的大局面活泛起來,國際冷鏈物流園才是發揮它的樞紐地位,才更加凸顯雲城的地利價值,也意味著在流通大領域得來實實在在的gdp。

胡殊同非常明白,這份方案做不得大包大攬,它的功能是串珠成線,有此提綱挈領,昭示通盤整合。

今後無論這裡怎樣擴充,都是為冷鏈物流園添磚加瓦、搓線成繩。

有了關文濤的示下,老夥計齊振東親來雲城與胡殊同會面。

對明赫冷鏈來說,雲城也不容有失,這麼多年明赫冷鏈的發展離不開雲城的二次排程。

讓人有些感慨的是,之所以有今天的雲城轉運,發軔就是多年之前胡殊同與齊振東的私下商議,那時只是覺得南郊與同興需要一箇中轉站。

但隨著排程來排程去,這裡愈發金貴,齊振東也是雲城的老人,這是他和胡殊同一起打下的場子。

此時此刻,他們又坐在了一起,商量著有關這裡新的拓舉。

“你當知道,我來這裡就是做配合來了,你這傢伙別的本事沒長,搖起大樹來倒是越來越有勁了.”

胡殊同搖頭一笑,“沒辦法,來勢洶洶總不能坐以待斃吧.”

“說吧,渠道上你要怎麼辦.”

“具體的執行先不要考慮,我們雙方拿出具體的戰略框架就是,把南郊作為南部中轉。

只是需要你做一份全面的渠道案,把整個南郊的流通體系拿給雲城看,最好用業務資料來做總結,不要讓人太多思考,越直觀越好.”

齊振東緩緩點頭,這一口一個南郊讓人往事流連,這個詞對他來說早已是過去時了。

一時間也不知怎的,久到不被提及的時光倏然充盈在眼前,說起南郊,就想起它當年的一波三折,想起有關這眼前人的樁樁件件。

“框架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