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渚的魚開始行動的同時,同興也在緊鑼密鼓啟動著各項工作。
這是同興自建立以來人數最少的一次晨會,一共只有六個人,蘇幕坐在胡殊同的右邊,而坐在胡殊同左邊的這個人,名叫楚立河。
這是胡殊同親自挖過來的人,楚立河是青大99屆,03年畢業後做了兩年多的企劃,為青寧省的園區提供技術支援和運營管理。
胡殊同曾看到他的論文以及園區履歷,是個對冷鏈體系領會頗深的人。
楚立河神情有度、文質彬彬,莫說這會議室中,即便下班之後與人相處也有些放不開。
不知是否性情使然,總之這是個很顯拘謹的人。
蘇幕最先開口,“胡總,這一批國儲肉的投放市場已經確定,集中在青巖以及周邊四市的豬肉市場,屆時我會安排專門的國儲肉運輸隊進行配送.”
胡殊同點點頭,“下一季國儲肉的招標工作下來了嗎?”
“已經下達,不過按照您的意思這一次同興不參與,所以具體的調研我也沒有做,想必競爭會很激烈.”
胡殊同沉了片刻,“這一次國儲肉的標還是要競,而且還要投入比之前更大的精力。
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將面臨哪幾個對手,去做針對性的方案,我希望沒有第二輪,同興要一場大勝.”
“這……”蘇幕吃驚一望,不久之前他才得到了讓出國儲肉的明確指示,怎麼這麼快就改弦易轍了?況且同興人人都知道,國儲肉像秤砣一樣壓在同興,動不得挪不得,讓給其他冷庫肉商更有利於同興的發展。
“按我說的去做就是,上次國儲肉的競標案我看了,最後中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沒有真正的對手,而現在很多冷庫肉商都活過來了,盯著國儲肉的不在少數,這塊肉同興要奪.”
一時間,會議室裡煞是靜謐,因為人們發覺,這位胡總的話鋒不似從前。
雖然語氣還是平平穩穩,但有一種潛藏的濃熾情緒任誰都能嗅出幾分,甚至可以說,那是一股積壓的怒氣。
“胡總放心,這一塊做標講標我們都有經驗,我帶著上次的團隊去做,一定拿下這塊肉!”
片刻後,胡殊同分發到每人手中一份材料,“這是青北四個規模最大的養殖基地,其中一個是國儲肉的合作基地,我們主要看剩下三個,小蘭園、安義鄉、丘明地,同興打算和他們談合作業務。
我們要爭的,既有原產品還有初加工,這兩個方向同興都能攬.”
看到這樣明確的材料,人們心念翻覆,更加認定了之前的某些想法,在這一股強烈意志的灌輸下,同興這是要來一次放開手腳的正面迎擊!
本質上說,這就有點和深入田間地頭收菜相似的意味了,胡殊同要做的是“撬基地”,從肉品的源頭上尋求立足!
真若拿定,前途當然明朗,可在這般攪動之下,帶給同興的將是前所未有的壓力。
因為在這青巖大地上,國儲肉另當別論,真正有關肉品的事,素來還沒有同興什麼事。
但又不得不說,涉不到這一塊的同興,永遠會讓某些人覺得火候甚欠。
“立河,你來做這件事有無把握?
楚立河沒有直接表態,同興的優勢他自然熟悉,但他就是市北五縣人,在有些情境,沒人會聽你技術種種,甚至連線頭這件事都很困難。
“有些事情我已經和李盛龍打過招呼,同興談一談的空間一定會有.”
一聽這話,楚立河立時點頭,闆闆正正的他說著闆闆正正的話,“胡總,我認為到這些養殖基地推介,同興初加工還是應該從運輸等收益測算展開,至於電腦流程演示之類的,甚至沒有必要.”
“按你的想法去辦,做一份推介方案,到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