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殊同回到同興的第一個晨會,場面便顯得有些壓抑。
投影上是關於一個物流園的介紹,看到它的規模圖示和一組組數字,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輕鬆不起來。
春融農產品物流園,春融集團興建,總投資8億元,總佔地2500畝,位於青寧省南部的青平市。
它的運作體系,含蔬菜水果交易區、電商交易區、農貿交易區、農產品加工區、物流配送區和配套服務區。
對外宣稱農產品物流航母,輻射整個青寧省南部,並有進出口業務,是青寧省最大的菜籃子。
誰都知道,春融必然會參與奧運供應商的競爭,但萬萬沒想到的是,整個青寧省的蔬菜供奧商只會選擇一家。
雖說預計全國有400多家企業供奧,但平均到每個身份也只有十多家,除了肉禽蛋奶蔬果這些原材料,還有大量的成品半成品食品,此外還要從其他省份選擇差異性的蔬菜品類,只選一家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聽到這個訊息,本來就是準備爭第二的很多中小型園區立時放棄了競爭,誰能撬得動春融物流園這樣的龐然大物。
蘇幕開口道:“胡總,年前我們剛報上資質的時候,春融集團隨後就派了一支團隊來參觀。
我全程陪同下來,參觀的人話裡有話不少點了同興,還表達出南北聯合的意向.”
“說說你的想法.”
“春融肯定是不希望我們介入,想必他們也意識到,除了規模,其他的地方同興一點也不虛。
實際上在供奧的過程中,量從來不是問題,很多企業都能做到足量供應。
但規模是春融最大的一張牌,應該是……讓同興識趣一點吧.”
楚立河接著道:“春融集團我有認識的人,其他企業並不是不想爭而是不敢爭,換句話說就算他們爭下來了也難承其重,今後還會受到春融的處處挾制,倒不如集體不冒頭做個順水人情.”
“立河的意思是,不爭?”
楚立河不置可否,“既然蘇總剛剛提到了南北聯合,我們也應該派一支團隊去春融深入一探,事先規劃出利於我方的聯合戰略去碰一碰。
剝開這個殼看一看果子,再決定也不遲.”
蘇幕立時搖頭,“要爭我們就隨時準備迎敵,要是不爭也提前亮明訊號。
看了果子覺得吃不飽又繼續掀起紛爭,會遭來非議.”
“非議大可往後靠靠,根本上我們要權衡利益,蘇總連這個戰略對同興有多大的利好都不瞭解,就非一即二,是不是太武斷了呢.”
“楚總,你該知道有多少人在盯著同興,芝麻大的事都能被放大,同興做事應該光明磊落,不應該出爾反爾.”
“先探知再決斷,哪裡不光明磊落了?再者說了,蘇總,這是生意場,不是修身養性仁義禮的書齋!”
蘇幕聞言立時面有慍色,胡殊同忙開了口,“今天我們不做決斷,到底要不要和春融爭,大家都再想一想。
如果要爭,到時候把贏面擺出來,如果不爭,接下來的步驟又是什麼。
三天之後,我們坐下來再研究.”
這個場合胡殊同沒有表達出任何傾向,之前他知道一定會面臨競爭,但獨選一家這樣的事是他始料未及的。
一旦介入,事情一下子變成了二虎相爭,將又一次把同興推到明晃晃的檯面上。
不過越是這樣的境況,越讓胡殊同意識到,“奧運指定供應商”這塊招牌有多金貴,沒有比這更有效的廣告,還將得到很多上級部門的重視,真要是能摘下來,勢必將為同興的前進加足了油。
爭與不爭,不是個輕易的決定,之所以一時不能下定。
關鍵在於,同興要怎麼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