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態每天都在升級,瀰漫在企業與市場的,不是慌亂,而是恐懼。
在開往同興的路上,姜志鵬的面容就像一塊蠟黃的木板泛著一層油亮,窗外劃過的樹幹與燈光,激不起一絲目光的變化,整個人徹底失神了。
胡殊同一個人坐在辦公室裡,嗒嗒嗒嗒的鐘表,把這裡襯得從未如此安靜,心頭的焦慮也從未如此濃熾過。
他不乏這樣的經歷,但這一次讓他不敢深想。
事情集中在國內奶粉的龍頭企業,連續15年蟬聯銷冠,一家獨佔20%市場份額,1956年從生產合作社走出來的奶業巨頭。
開創了“奶牛下鄉、牛奶進城”的模式,引領一個時代的奶業輝煌,“1100道檢測檢驗”的廣告詞猶在耳邊。
見到姜志鵬的時候,胡殊同變得平靜下來,自出事以來短短二十多天,姜志鵬已經變了樣子,像得了不斷燒汗的怪病,眼窩都深凹了起來。
如果在大學那時設想現在的姜志鵬,他應該還是那個在父親庇佑下,一點點入手家族事務的公子哥,厭了煩了還能發發脾氣,香車美女都不會少的逍遙人。
怎奈一場變故,姜父成了植物人,剛剛本科畢業的姜志鵬操持重擔,他的承受能力豈能比的了那些多年摸爬滾打的老江湖。
再加上這些年來青緣多是平穩,此見胡殊同的一刻,潛在內心深處的脆弱,再也掩之不住了。
“老胡,完蛋了,這次徹底完蛋了.”
“又有什麼訊息?”
“封口費、刪帖權,這件事瞞了半年,足足半年啊,誰敢想象一共多少個批次的毒奶粉已經在市場消化,他們上個月的最新批次,目前市場上還有七百多噸。
老胡,已經有了死亡病例,這個行業變天了!”
已經有十多個嫌疑人被拘留,從出售新增劑到奶牛養殖、奶廳經營人員,與此同時一場問責風暴也在興起。
新一輪的審查中,又有大量奶企被檢測出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青緣急開熱線、急速召回,整個國內的奶粉市場,一片黯淡狼藉。
對違法奶企懲處,乃是惡有惡報罪有應得,但經此一事,國產奶粉喪失的信任度降至冰點。
歐洲奶粉、澳洲奶粉必將迅速搶佔國內市場,五十年打下的底子,就此毀於一旦!
今後勢必對奶粉行業的整治力度必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這道傷疤,誰又知道多少年後才能撫平。
這個行業之所以會如此,又何嘗不是因為姜志鵬曾說的“被追趕的焦慮”呢?錢要花在刀刃上,拓市場、擠同行、拼廣告、價格戰,深得一手營銷好路子。
產品方面,縱然加大投入研發新品,不出幾個月就被競爭對手抄了去。
流入市面上的產品,就算出了問題也不能曝,把錢給媒體、給受害者,籤保密掩口風。
擔心的並非賠償有多少,而是一旦曝出,就會迅速被其他企業搶佔份額,決不允許因一個個體導致企業利潤流失、名譽受損,成了企業大戰略的絆腳石。
這不僅發生在奶粉行業,其他食品行業的亂象,又何嘗不是如此。
彷彿人人都在淺灘,人人都想搶灘,為了在不遠的城堡插上旗子,一個個不擇手段。
在這場浩蕩之中,像青緣這樣的企業是無疑最慘的,他們的綜合實力不足以與全國性的大企業抗衡,於是集中力量攻佔利潤最大的奶粉市場,寄希望於在此立足之後再強化細分產品。
這樣的孤注的企業並非個例,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如此蓬勃強勁的市場,半路殺出個三聚氰胺。
“老胡,我錯就錯在把一切壓在奶粉上,現在全部的生產線都在奶粉,但它已經沒有明天,青緣也就沒有了明天。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