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前的陽光穿過密集的樹葉,一閃一眨像星星一樣耀人眼,伴著聲聲空靈的鳥叫,讓一切都顯得明媚利落。

樹下的街邊小攤上,正在賣著奧運福娃鑰匙扣,打著廠家直銷限量版。

胡殊同問出回青巖的時候,並沒有從欒平欣臉上看到詫異,她只是沉默了起來。

足以看出來,這幾年欒平欣的心境也變了,放在三五年前,如果身邊人說出讓她離開拜冷這樣的話,她會以為那人瘋了。

但如今的情形讓人無奈,當拜冷由技術主導邁向市場主導的時候,個體的意志只能被卷洪流。

市場大勢最有話語權,誰也不能說拜冷多麼武斷,國外的冷鏈裝置企業在華大量建廠,拜冷如果不投入全部的精力搶奪佔有率,今後縱有尖端產品也無法推行,現實如此。

這樣的一個癥結,不僅在冷鏈領域,在食品行業也是如此。

當國外的快餐連鎖瘋狂佔據,國內企業沒有幾家能沉下心來做新品搞配方,不是仿效產品就是從價格入手,先搶再研,漸漸成了立命之本。

欒平欣微低著頭不緊不慢走著,問出來可能天下所有異鄉人想回家鄉,都會說出的話,“回去又能做什麼呢?在青巖我一點底子都沒有.”

“平欣,技術就是最大的底子,只要你點頭,我立馬就開始張羅.”

“你要張羅什麼?”

“你可以成立一個製冷技術研究院,憑藉技術專門與企業進行業務對接,研究院是獨立的,業務歸業務、研發是研發,事情全部由自己做主.”

欒平欣不由停下了腳步,胡殊同的這個提議是她始料未及的,技術是複雜的,對於久攻技術的人來說,技術之外的東西更是複雜的,這個想法光是聽上去就很讓人頭大。

在她的意識裡,要投一大筆錢、還要租一片地,還要招專業人才、各種管理。

她可不像胡殊同學術之外的東拼西闖,自己操手企業這種事,她根本沒有心理準備。

但對胡殊同來說,只要欒平欣一個點頭,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不然他不會冒問回青巖這樣的事。

製冷技術研究院,乍一聽很官方,讓人與事業單位聯絡起來。

實際不然,多數的技術研究院其實都是企業性質,像很多沿海城市都有船舶工程技術研究院,各省市都可以看到的生物技術研究院、環境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等,不一而足。

這些研究院無不是與政府、企業合作,有的主做研發創新,在省內鋪展開來名利雙收,有的針對企業特殊性進行技術支援,做大做強的不在少數。

“平欣,以你的履歷和技術成果,一旦回青巖我們最先尋求政策方面的支援,現如今對冷鏈行業製冷技術重視的力度越來越大,整個青寧都還沒這樣的實體機構,我們也可以用具體課題專案的形式申報研發經費。

雷處長這些年幫了我很多次,你的事他會更加上心的.”

“至於今後客戶的事,同興率先和你們籤合作,不管保溫箱還是超低溫,路上的庫中的都用得著.”

“然後,我就單蹦你一個客戶是吧,那不成了你養我?”

欒平欣笑著斜眼一瞥。

“養得起養得起.”

“還真是這樣啊!”

胡殊同笑了出來,“暫且不說新技術,走低耗環保把技術改良做好,然後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施行。

不是和你吹,就這種層面,先進企業、模範標兵什麼的和相應扶持補貼都少不了。

對於合作企業,你們可以提供各種技術支援,新技術應用方面、裝置更換方面乃至製冷培訓方面都大有可為。

所以說啊,你能做的實在是太多了,到時候能顧得過來同興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