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十一月。

近來發生在胡殊同身邊的事,多是繞不開南郊物流園區。

這項工程對整個明江省業界影響巨大,工程集團在競標,技術組在籌備,近來冷藏車企也有了動向。

不久之前,龐師友給胡殊同郵箱發了一份長達四十多頁的冷藏車廂材料,看過之後胡殊同大覺震撼,再結合重量和保溫效能進行論證之後,更讓胡殊同欣喜不已。

冷藏車方面,胡殊同也有豐富的儲備,並經歷過許多冷藏車行業現實性的事情。

一如他在畢業答辯時說的“冷庫是城市的冰箱,冷藏車是行走的冷庫”,對每一個潛心冷鏈的人來說,這兩項是必備的。

龐師友的這份材料,恰是胡殊同無法接觸到的新成果,如果這些材料能夠得到實踐,在冷藏車市場將非常具有競爭優勢。

讓胡殊同如此上心還有一個原因,這些材料的背後依託都是冰能集團。

這家企業對胡殊同來講有很多印象,天恆的冷藏車就是冰能所產,質量可靠,在冷機方面它又和拜冷有著緊密合作,也是力拓業務最為兇猛的一家企業,當初被攔住無法進入盤渚的也是冰能的冷藏車。

胡殊同一直想與冰能集團有所接觸,只是一直沒有機會,這一次終於要實現了。

就在後天,冰能集團要開技術研討會,龐師友用私人號碼給胡殊同打了電話。

冰能集團可以說是龐師友拉的一個贊助,冷藏食品實驗室耗資不菲,其宗旨是冷藏領域的各種研發,但也本著對企業服務的態度,冰能集團是唯一投入的企業。

冷藏食品實驗室的組成人員,便是明赫集團南郊園區的技術組,略一想,胡殊同心有了然。

企業之間的談判是一個層面,技術組的建言是另一個層面,冰能集團冷藏車廂的優勢如果能落實到技術組的建議,得到南郊園區冷藏車服務商就十拿九穩了。

聽上去操作複雜,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形形色色的二手海櫃改裝車企實在是太兇了,打著無可比擬的價格優勢,冰能集團想成功打進南郊,不得不做多手準備。

會議定在下午三點,胡殊同吃過午飯便坐上公交車往市東趕去,冰能集團的廠區在明源市最邊上,路上要花一個多小時。

剛下了公交車,胡殊同便看到站臺處兩個男子在飽含情緒地聊著天。

其中一個白胖的人穿著工裝,胸牌頂部有冰能集團的標識,上面寫著“銷售顧問康興凱”。

另一人則是便裝,抱著一個大紙箱子,裡面都是飯盒衣架等生活雜物,景象滿是送別的意味。

胡殊同看時間還早,便在站臺凳子上坐了下來。

“興凱,聽哥一句勸,這一行沒前途!早走早超生!”

“王哥,我想再觀望觀望,不行的話過了年我就轉行!”

“你腦子比我靈光,賣摩托賣轎車,哪怕你去賣剷車挖掘機,也比吊死在這一行強!”

康興凱撓了撓頭沒有說話,反倒是公交車一趟趟開過,那王哥還在勸個不停,“一個月賣不出就辭退!破公司對這行心裡沒個數!我跟你說,小劉小趙他們的那些所謂的意向單子全是假的,為的就是把自己吊住!興凱,這樣的環境都是混吃等死,你還留在這有什麼意義呢!”

康興凱看了眼手錶,“王哥,我還要接人,工作定了給我打電話,缺人的話我也去看看.”

王哥一腳踏在公交上車梯,一邊回過頭來,尖銳又激動地喊了一嗓子,“二手集裝箱不死!冷藏車永無出路!”

康興凱嘆了一聲,正在這時胡殊同走上前來,“你好,我叫胡殊同,來冰能開技術研討會.”

只見康興凱先是一臉驚訝,旋即便露出滿目笑容,“衚衕學!你怎麼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