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週末,柳知英從青平返回同興的時間,比往常早了許多,剛到晌午他便來到了青巖。
隨即給胡殊同打了電話,有一些事打算與胡殊同商量,接下來這一週同興將少不了圍繞著新國標的客人,柳知英的用意不言自明。
胡殊同請柳知英來到家裡,二人坐在茶室聊了起來。
“這一次技術上的事,我想應該不用我們操心吧.”
胡殊同點點頭,降重增空間這些技術上的東西,同興雖有想法,但絕然不會輕易去提。
國內各大與冷藏車相關的企業,無論牽引車還是冷機制造,如何減重各自都有方案。
此時不比當年,箱掛一體、最佳化大梁乃至新材料的運用都有成熟技術,同興指手畫腳便是不識趣了。
胡殊同道:“以康總的本事,我想也不需要我們整合單獨的企業,牽引車廠家、骨架企業、冷櫃企業、冷機企業和銷售服務,他完全可以整合到一起。
問題在於,花費這麼多精力,讓不同板塊的企業形成一個新國標下完整的解決方案,他擔心的應該是信心和動力.”
柳知英與胡殊同想到了一塊,“業內很多人對新國標還抱著觀望態度,不合規的車型還心存僥倖,突然來一個五位一體,價格上與從前也分了檔,廠商那裡肯定犯嘀咕.”
“想要消除這種嘀咕,就得從我們這些使用方入手,我估計康總已經擬好了收益對比,這一次幾乎可以理解為,生產方對使用方的大規模推貨。
只有我們應了,讓人看到放心的渠道,廠商之間才會覺得值得通力合作.”
柳知英聞言,目中閃過幾分憂色,“以雲城和紅杉港的經驗來看,只要我們鋪開做事就會有人見縫插針。
這一次所謂的新國標解決方案,誰也看不到整車,五方的協作也不是我們所能管控,我們如果做行業倡議,裡面會有很大風險.”
“依你的意思呢?”
柳知英卻繼續道:“對方肯定希望我們陣仗越大越好,但到頭來他們卻沒有任何責任,一旦出了問題,反倒可以說成是使用方的不可理喻。
而這件事就算成了,我們也將成為很多人眼中的中間方、受益方,恐怕又要面臨一波攻擊。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我們牽頭推新型冷藏車,就將成為目前二手海櫃廠商的眼中釘.”
柳知英的話幾乎句句勸誡,同興已無過去那樣的發育空間,一心謀自身尚且不得消停,更不要說這波及全行業的倡導了。
胡殊同點著頭,“你說的這些我也想過,現在能說說你的想法了吧?”
只見柳知英扶了扶眼鏡,“不如,把它做成我們自己的事.”
“怎麼做?”
“我們不做什麼行業倡議,只對這麼多年有深厚交情的老夥計們說話.”
“那以什麼名義呢?”
“眼下這當口,最好不過的就是同興年會了.”
話到這裡,胡殊同捏著茶杯不由轉了起來,不得不說這是一道莫大的提點。
柳知英深知,以同興的夥伴,準確地說以胡殊同的關係網,這件事足以做得起來,且排場上絕對撐得起一場盛大的年會。
胡殊同瞭然柳知英的考量,由此一來,這就成了在同興的圈子裡辦事,來者皆是使用方,關於新國標下的推廣不曾落下。
更妙之處在於,關起門來好說話,此間同興任何的承諾與倡議,他人都休得評頭論足。
至於新型冷藏車,如果這五位一體能夠打造出令人認可的產品,這場年會所能做到的推廣,是不需懷疑的。
放眼胡殊同這麼多年的履歷,能夠讓人看到一個清晰的叢集,簡單一想,腦海便飄過一串熟悉的名字,明赫冷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