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皇上,臣的想法是,可以在全國各地設立一些觀測點,專門負責觀察天氣變化,並定期向朝廷彙報。”林軒接著說道,“一旦發現有旱災的徵兆,就立即向朝廷發出預警,以便朝廷能夠及時採取措施,做好抗旱救災的準備工作。”

皇帝聽了林軒的建議,連連點頭,說道:“好!林愛卿的這個建議很好!朕這就下旨,命欽天監在全國各地設立觀測點,專門負責觀察天氣變化,並定期向朝廷彙報。同時,朕還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處理旱災等自然災害的預警和防範工作,就叫‘災情預警司’吧!”

“皇上英明!”林軒連忙說道。

他知道,皇帝能夠如此迅速地採納他的建議,併成立專門的機構來處理此事,足以說明皇帝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這也讓林軒對這個時代的皇帝,有了更深的認識。

(二)

他知道,這個時代的皇帝,雖然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他們也並非都是昏庸無能之輩。

像當今這位皇帝,就十分勤政愛民,關心百姓疾苦,而且還能夠虛心納諫,採納新思想,新方法,這在古代的皇帝中,已經算是十分難得了。

“林愛卿,你還有什麼建議嗎?”皇帝問道,他對林軒的才華和見識越來越欣賞,也越來越信任他。

林軒想了想,說道:“皇上,臣認為,除了設立觀測點,加強對天氣變化的觀測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現代科技手段,來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和效率。”

“哦?現代科技手段?”皇帝來了興趣,“林愛卿,快跟朕說說,都有哪些現代科技手段,可以用來預測天氣變化?”

(三)

林軒知道,在這個時代,要跟古人解釋現代科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總不能跟皇帝說,在現代社會,人們可以用氣象衛星、超級計算機、雷達等等高科技裝置,來預測天氣變化吧?

於是,林軒決定,先從一些古人比較容易理解的科技手段說起。

“皇上,臣在海外的時候,曾經見過一種叫做‘氣壓計’的儀器,可以用來測量空氣壓力的大小。”林軒說道,“根據臣的觀察和研究,空氣壓力的大小,與天氣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來說,空氣壓力越高,天氣就越晴朗;空氣壓力越低,天氣就越陰雨。如果空氣壓力突然下降,那就預示著,暴風雨很快就會來臨。”

(四)

“哦?竟有如此神奇的儀器?”皇帝驚訝地說道,“那林愛卿,你可知如何製作這種‘氣壓計’?”

林軒點了點頭,說道:“回皇上,臣略知一二。”

實際上,林軒在現代社會的時候,並沒有親手製作過氣壓計,但他知道氣壓計的基本原理,而且以他現在的能力,想要製作一個簡易的氣壓計,也並非難事。

“好!好!好!”皇帝連聲說道,“林愛卿,你能不能為朕製作一個‘氣壓計’出來?”

“臣遵旨!”林軒恭敬地說道。

(五)

“林愛卿,你還有什麼需要嗎?儘管跟朕說,朕一定滿足你!”皇帝說道,他對林軒能夠製作出“氣壓計”,充滿了期待。

“謝皇上!”林軒說道,“臣需要一些玻璃、水銀、刻度尺等材料和工具。”

“好,朕這就命人去準備。”皇帝說著,就吩咐身邊的太監,去將林軒需要的材料和工具準備好。

“謝皇上!”林軒再次謝恩。

(六)

不一會兒,太監就帶著幾個宮女,抬著幾個箱子,來到了御書房。

“林大人,您要的東西都在這裡了。”太監恭敬地說道。

林軒開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