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胡廣羽和小玲搬出去住了以後,王嬸和胡爸爸兩個人就覺得這個家,更沒有家了的味道。
從早到晚都是老兩口,曾經的歡樂和有兒子陪伴的日子再也不復存在。
王嬸就開始自責。
“是不是我的做法真的不對?難道我真的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
“可是我自始至終都是為兒子考慮的呀?”
王嬸和胡爸兩個人坐在沙發上,電視沒有開,王嬸無趣地找話題。
“兒子喜歡小玲,這點你看不出來?日子是他們兩個人過,你當媽的管的太寬了。”
只要王嬸提到這事,胡爸爸就埋怨老婆,不該管的不要管。
“他畢竟是我兒子,我不操心誰操心?要是小玲頭婚?我二話不說,自然答應,這二婚還帶個拖油瓶的,和我們廣羽差還是差太遠了?”
王嬸的理由層出不窮,總說站在自己的兒子立場想問題。
那畢竟是自己的兒子。
彷彿兒子就是她的私人財產,她必須管。
“打比方,要是你兒子離婚了,再娶老婆,人家對方的姑娘是頭婚,人家父母堅決不願意,你怎麼想?你站在人家父母立場想想?”
胡爸爸打比喻,沒想到惹禍上身。
“呸,烏鴉嘴,兒子沒有結婚就離婚?虧你還當爸的,好事都被你攪黃了。”
王嬸剛好沒有地方出氣,拽住胡爸爸的說話漏洞就是一頓狠批。
“我是說比方?有沒有當真?”
“那也不能說。”
“和你說不到一塊。”
“都是你的問題,有你這樣當爸的?”
兩個人老人在家裡,你一句我一句,講著就吵起來了。
本來家裡的氣氛就很冷清,兩個人一鬧彆扭,誰也不理誰。
這個家,就更沒有一點菸火味了。
一個坐在沙發的左邊,一個坐在沙發的右邊。
一個臉朝右,一個朝左。
一坐就是一整天,沒有一句話。
兩個人心裡都憋著氣。
這樣下去,非憋出病不可。
胡爸爸受不了家裡冰冷的感覺,獨自下樓了。
他在小七里散步,思來想去,就拿起了電話,撥給了自己的兒子。
“爸,怎麼了?”
“你們也都生米煮成熟飯了,我和你媽目前沒有意見,你和小玲回來住,我們回去老家,就不打擾你們了。”
胡爸爸想了很久,才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覺得,父母不和孩子一起住,也不打擾孩子們的生活。
“爸,我和小玲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希望你們能成全我們。”
“爸成全你們,你們回來。”
胡廣羽掛掉了電話,胡爸就像完成了一件大事。
心也放下了。
他其實早想回去了。
只是小玲的孩子沒人帶,就留下來照顧這個小孫子。
如今是時候回去老家了。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好。
胡爸就在小區轉悠了兩圈,胡廣羽帶著小玲和孩子就回來了。
一家人又高興的上樓。
就像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兩口子也不需要和胡爸解釋他們的想法。
在一個心胸寬廣的人面前,解釋都是多餘的。
篤篤篤——
“來了,敲什麼敲?沒看見我在忙?”
王嬸就知道是老頭子,每次都忘記帶鑰匙。
王嬸急匆匆地將門開啟。
正要扭頭去廚房忙。
卻看見後面跟著兒子和兒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