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喜歡什麼?” 胡廣羽了了興趣,他正好想多瞭解妙真,好進一步的行動。

“我喜歡背誦心經,喜歡清靜的地方,你去過普陀寺嗎?” 妙真反問胡廣羽。

“心經是什麼玩意?能拿來解悶消遣嗎?我的工作壓力大,我對寺廟的東西不感興趣,工作不忙的時候看一些孔子爺爺的書,可惜時間不夠用,也就偶爾瞄幾眼,心靜不下來,我需要賺錢,養家,給我愛的女人溫暖的生活。” 胡廣羽回答妙真,他回答的很爽快,根本不用想。

“心經是經書,專門解憂的。” 妙真解釋。

“不一定是經書呀,很多方法可以排憂解難的,比如跑步,跳繩,打球,看電影,有的人鬥地主,打麻將,心情就好了。” 胡廣羽看上去對於經書,的確不瞭解,她沒有回答妙真想了解的重點。

這一點令妙真有點失望,她和胡廣羽之間,無法進行深度的交流。

妙真22歲的心裡,其實住著一個古老的靈魂,她的心靈比同齡人要更加通透,這是很久以前一善的話。

妙真在胡廣羽家裡接受到了最高規格的待遇。

他帶著妙真穿越每一個房間,介紹自己的想法,對於裝修的理解,中式藤椅的幾種好處,席夢思床的品牌,桌面要用哪一種大理石。

馬桶是最新進口的全自動,不需要用手擦,就連大便解決完就乾淨了,省了衛生紙的錢,不過用的是熱水,還有熱水器都是中國最好的品牌,滔滔不絕,沒有停下歇一歇的意思。

王嬸一個人在廚房忙活,老伴去樓下找人下棋了,聽說這裡好幾個胡家村的移民,一來就拉上了關係,過不慣那種城市裡面對面住著,從來不說話的日子。

王嬸的菜很多,妙真終於擺脫了胡廣羽的囉嗦,跑到廚房了。

正在燉鍋裡的雞是吃胡家村的玉米長大的,豬肉也是王嬸親手養大的,就連菜刀下的蔥蒜,都是自己菜園裡的,從老家來的時候,老孃口挑了兩個擔子,不是肉,就是菜,就怕這西環市買不到一樣。

王嬸要讓兒子吃到自己親手的東西,她要給的是自己的這片心。

“嬸,真香,要是天天吃到你做的就好。” 妙真聞著滿屋子的香氣,垂涎三尺,早餓了。

“給,雞腿。” 王嬸從鍋裡拿起一個雞腿,遞給妙真,讓她嚐嚐。

“嬸,好吃的很。” 妙真喊道,大口嚼起來。

“好吃,以後常來,喜歡的話,就住咱們家裡,妙真,嬸和你說個事。” 王嬸向妙真使了一個眼色,讓妙真靠近。

“什麼事呀,嬸。” 妙真湊近。

“你說咱家廣羽怎麼樣?是不是年輕有為?” 王嬸說的時候,那嘴角已經上翹,心情看上去就飛起來了。

“優秀,人才,是個有為青年。” 妙真順著王嬸的意思,也脫口而出,實際上,這就是妙真對胡廣羽的看法,他是個不錯的年輕人,單打獨拼,戰勝了命運,活的如今很充實精彩。

“王嬸知道你也也是人才,很優秀,和咱們廣羽一樣,你們兩個很般配。” 王嬸說著,就將兩個人湊到一起講,然後看著妙真,又拿了一個雞腿。

妙真接過雞腿,大概明白了王嬸的意思,看來,她也和廣羽的心思一樣。

妙真沒有回答王嬸,就跑去客廳,被胡廣羽叫去了。

兩個女人在廚房裡的悄悄話,沒有落入胡廣羽的耳邊,他還沉浸在不停的介紹中。

聽著,就像是一種炫耀,或者讓人要看見他的成績與成功,最好給予讚揚,這樣他的頭仰的更高。

特別面對自己愛的女人,驅使他更加努力拼搏,這就是活著的價值。

這不能激起妙真的興趣,妙真的骨子裡充滿藝術細胞,對柴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