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豆腐西施 (第1/2頁)
夏去秋來,天氣清亮明朗,林家父母自從收養了小林玉,就在自家豆腐坊後門用竹子做了個小竹床,林父手巧,還用竹葉,竹篾編織了一些小玩意兒,把竹刺打磨拋光後,掛在那張小竹床上逗林玉玩。林母更是常去街坊鄰居家問哪戶剛生孩子,天天抱著林玉上門求她們餵奶,帶上自家做的豆腐以示感謝。收養林玉對他們來說,像是在悲傷的無盡海洋裡,突然來了一艘小船,這船渺小稚嫩,但卻能暫時避開心底的潮溼和陰鬱。
小林玉就這樣一天天長大了,吃著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懂事的格外早些,還記得剛抱回來時,小貓咪一樣細嫩的四肢和孱弱的身體,到現在兩三歲就會學著林母的樣子舀豆子磨豆漿,四五歲時候,有人上門來買豆腐,都會客客氣氣的幫林母收錢找錢。
到了林玉要上幼兒園的年紀,那時候村上的幼兒園剛取消,村裡年輕人都出門打工了,村上沒啥新出生的人口,其他幾個村裡的小學也要被取消,共同合併到鎮上去。林玉的父母一思量,本來每天都要上鎮上做生意賣豆腐,現在為了孩子上學,他們決心搬到鎮上去住。
老林在農貿市場後面找了個二層小樓,樓下專門做豆腐,樓上就給他們住,菜場對面那條街就是小學和幼兒園,門口還有一大塊菜田,可以種點蔬菜,房子背後還有一條小河,河水不深,平時洗洗衣服也挺方便的,談好了價錢,老林就租下了這棟房子。
小林玉上了幼兒園之後,老是自已一個人上下學,不要父母接送,老師問她,她說媽媽要在市場看攤位,過條馬路就能到家,堅持自已走回去。幼兒園的老師不放心,常常託同學的父母順帶給她送到林家的豆腐攤位,反正好多來接孩子的家長也要買菜回去做飯的,一看見小林玉是家長送來的,林母就包幾塊豆乾送他們。小林玉一家就守著鎮上的小小豆腐店一直到上中學,高中的林玉已經亭亭玉立,是個漂亮的大姑娘了,學校裡有男同學戲稱她是豆腐西施。
林玉的養父母年紀大了,常年累月起早貪黑做豆腐,身上總有些勞損,一到寒暑假,林玉就搶著幫父母看店。林家豆腐是個市場門口小小的店面,側邊做了個小門進出,窗戶就設計成一個大的平臺,擺放貨品,豆腐都是新鮮貨,不耐熱不耐曬,老林專門定做了一個大窗戶,自已上山砍竹子做了個竹捲簾,太陽曬的時候就把卷簾放下一半遮陽。
林玉每天一大早就來,打掃完衛生,收拾好豆腐,就拿出習題冊做題,老有同學的爸媽來市場,久而久之,她勤學懂事豆腐西施的名號就在學校裡傳開了。學校裡也有幾個不學好的壞同學,以一個叫強俊的男孩子為首,總是找茬,上午買兩塊豆腐回去,下午要來退說是餿的,把灌好的豆漿故意戳破,撒的店門口到處都是,把市場的管理員叫來了幾次後,才稍有收斂。沒過幾天,他們又起了歪心思,計劃到五六點快收攤時候故意在林玉回家的路上,找一條小巷子堵她。
這天,黑雲壓城,雷聲滾滾,是一個沉悶的夏日午後,空氣裡彷彿都有股塵土的怪味,混合著市場獨有的魚腥氣,林玉想著天欲大雨,估計不會有人來買豆腐了,她把視窗的捲簾放下,準備眯個午覺,等雨停了再回去,側門虛虛掩著,她靠著店裡的搖椅睡著了。
颱風帶來的水汽從虛掩的門縫裡偷偷溜進來,小小的店面裡漸漸蓄起一股悶熱,叫人喘不過氣,老式的水空調呼啦呼啦響著,地面上有一灘積水,只有靠著出風口才能感覺到空氣的迴圈和流動。突然,一隻食指和中指內側略帶焦黃的手握住了側門的把手,看裡面沒動靜,又探進來一隻腳,這隻腳上穿著現在在中學生流行中的板鞋,但是可以看出鞋子的主人不太愛惜,鞋頭及兩側都是黑灰和油斑。這個人就是林玉學校的混混頭子強俊,他是想趁雨天,猜測林玉大機率一個人看店,跑來找茬的。
強俊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