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沒有良策.”

朱佶實話實說,他也不是萬事通,之前給朱祁鎮的建議,也只能是透過對歷史的瞭解,知道大明的弊端,後世有了解決的辦法,將之說出來。

現在不想跟韃靼結盟,還想讓人家放人,交易馬匹沒那麼容易。

“哦,沒有良策,說明你還有辦法.”

朱祁鎮彷彿沒有聽出來朱佶的意思,笑眯眯的說道。

“辦法也不是沒有,就像臣之前說的,要保持草原兩個敵對勢力實力均衡。

現在明顯韃靼要強於瓦剌,我們可以同瓦剌交易馬匹.”

“至於韃靼人,於大人也可以向韃靼施壓,若是他們不願意歸還俘虜的官民,我們就與瓦剌結盟.”

朱佶沒辦法,只得硬想出了一個辦法。

當然這個辦法賭的是,韃靼認為大明會與瓦剌結盟。

“這個法子,于謙已經使過了,可是韃靼人肯本不吃這一套。

他們一直說,我大明與瓦剌有仇,言外之意就是我們不可能與瓦剌結盟.”

朱祁鎮見朱佶這麼說,知道他也沒有什麼好主意了,于謙奏摺裡已經說了,韃靼人不信大明會與瓦剌和好。

“瓦剌固然與大明有仇,韃靼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他們與也先一起進攻我大明。

掠走我官民、牛羊牲畜,說起來他給我們也帶來的不小的損失.”

“想讓他們相信其實也不難,我大明可以派出使臣,冊封伯顏帖木兒為王,雙方開貢市.”

朱佶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開口說道。

“太宗之時,我大明也封過瓦剌部首領為安樂王、賢義王,甚至賣給他們生鐵兵器,可他們一旦做大,便開始侵擾我大明邊疆,此計不妥.”

一聽朱佶建議封伯顏帖木兒為王,朱祁鎮立刻搖頭說道。

“若非如此,韃靼不會相信,我大明會與瓦剌結盟。

實際上我大明也不會跟番邦結盟,不過這樣一來,他們會認為,我大明與瓦剌交好.”

“這只是朝廷丟擲去的一個籌碼,韃靼人若是信了,必然會答應釋放我們的官民,甚至答應交易馬匹.”

“韃靼人若是不信,我們真的冊封了伯顏帖木兒也沒有什麼。

瓦剌上次大敗,短時間不可能再與我大明為敵。

韃靼即便是要進攻瓦剌,也會考慮我大明的立場.”

“眼下我大明缺馬,只等到軍隊訓練完成。

他們若是有異心,可以直接討伐。

到那個時候,也是師出有名.”

朱佶笑著說道。

“你的意思是,我們以此表明我大明的態度,讓韃靼投鼠忌器?”

朱祁鎮反應了過來。

“皇上聖明,正是如此。

此時的主動權一直握在我大明手中,韃靼人色厲內荏,否則也沒有必要跑來與我大明交好.”

朱佶拍了一記馬屁,韃靼人的硬氣是沒有底氣的,否則何必跑來大明要求結盟呢。

“如此甚好!劉僧,派人去把于謙叫來.”

朱祁鎮連連點頭,又對劉僧吩咐道。

“奴婢遵旨!”

劉僧躬身退了出去。

過了好一會,于謙來到了乾清宮。

“你呈報上來的奏摺,朕已經看過了。

你使用的方法不錯,不過韃靼人始終不相信。

方才冠軍伯提了個建議,你再與韃靼人交涉,就說朕有意冊封伯顏帖木兒為順義王,雙方再開貢市.”

“若是他們不答應歸還掠走我大明的百姓、財物,我大明將與瓦剌一起夾擊韃靼.”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