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他就有想把書給扔了的衝動。

有辱斯文,這是他的第一反應。

可想起剛才劉僧的話,也只能硬著頭皮看下去。

再認真一看,他倒是對朱佶的字產生了興趣,準確來說是朱佶的書寫工具。

這些字都很小,一看就不是毛筆寫不出來,不過字寫的倒是挺端正。

猜測了一番朱佶用的何種工具之後,他開始看起了內容。

接著從開始的不屑,到覺得還有點意思。

說的是唐末五代十國戰亂,南方有人不堪忍受,於是乘船出海。

在這裡一開始朱佶的設定是明末之後,可後來覺得這個時間點離明朝太近了。

於是改成了唐朝末年,這樣一來距離現在的大明有五百多年。

第一章內容就是孫德普進入海港。

雖然文筆不佳,不過故事倒是有些意思。

當然從這個故事裡,他還看出了其他一些東西,比如船靠岸,有人上來徵稅。

碼頭上車水馬龍,原本是一個小島,因為地理位置好,發展成為一個貿易中轉站,一年稅收十幾萬兩。

終歸是有些苦大了,孫德普不信能收這麼多的稅,輕輕搖了搖頭然後繼續看了下去。

這一看不要緊,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住了。

“大人!”

一個聲音在他身邊響起,曹鼐猛然抬起頭來,就看到高谷站在那裡。

“世用兄,何事啊?”

雖然曹鼐是高谷的領導,可是高谷比他大了十歲,他對高谷一直以兄相稱。

“您看書可真夠沉迷的,剛才我可是喊了您三聲.”

高谷笑呵呵的說道。

“是挺有意思的一本書.”

曹鼐也笑了笑。

“陛下的聖旨送到了翰林院,結果翰林院的眾人群情激憤,現在都來到了宮外,要求見您.”

高谷沒有繼續說書的事情,而是說起了正事。

“果然還是來了,讓他們派兩個代表進來吧.”

曹鼐早有準備,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說道。

“是!”

高谷應了一聲,便轉身出去了。

這書是挺不錯,就是字太小了,而且用詞不夠簡練。

話又說回來,這麼小的字,縱然用詞不簡練,倒也不會浪費許多紙張。

其實古代之所以書面語是文言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上古之時,這書是用刀刻在竹子上。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自然是能簡練就簡練。

後來,毛筆發明,書寫雖然方便了,可是寫東西還是麻煩。

竹簡還得編成冊,寫的太多,竹簡太重。

再後來紙張發明,字可以寫的大一些,可是紙一直都不便宜,再加上大家習慣了這種書寫方式,自然就延續了下來。

曹鼐覺得朱佶這種大白話的方式,雖然不夠文雅,可是通俗易懂,一看就知道什麼意思,也有一些可取之處。

就在他這裡胡思亂想的時候,翰林院的兩個代表走了進來。

“下官見過大人!”

二人向曹鼐拱手行禮。

“不必客氣,你們來的緣故,本官已經知道了。

冠軍伯當總裁官之事,本官也和陛下說過.”

“陛下說,冠軍伯發明了一種給字注音的方式,比以前的反切法更加好用,只需幾十個字元,便可囊括所有的發音.”

“陛下想編纂正統字典,便是以冠軍伯的注音為主,因此才任命他為總裁官.”

曹鼐想起了早上,朱祁鎮對他說的話。

“簡直荒唐,世界上哪有那種方式,反切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