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拼音的優勢 (第2/2頁)
大明轉折點和土木堡之變 臨城往事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那是因為你懂得太少,自以為懂得多。
你飽讀聖賢之書不假,可是知識並不盡在聖賢之書中.”
“這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無不包含著知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這草為何是綠色,這花為何顏色不同,你可都知道?”
朱佶當即反問道。
“我知道這些又有何用?”
那翰林一愣,隨即又問道。
“當然有用,格物致知,不格物如何致知?神農嘗百草而醫道興,正是這個道理.”
“諸位都聽過論語中兩小兒辯日的故事,眼下誰能解釋兩小兒的疑惑?”
朱佶不屑的看了他一眼,然後問向眾人。
兩小兒辯日,大家當然知道,孔子有一次見到兩個小孩。
兩人在討論,太陽是早上距離大地近,還是中午離得近。
一個說是早上,因為早上太陽很大,中午太陽很小。
另外一個說是中午,因為中午很熱,早上不熱。
兩人問孔子,孔子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冠軍伯,能夠解釋?”
見眾人都不說話,朱祁鎮來了興趣,開口問道。
“臣以為是中午離得近,早上太陽之所以看起來大,是因為早上太陽昇起的時候,天色沒有那麼亮.”
“就像夜晚的燭光,看起來火焰很大,可是白天點燃一個蠟燭,火焰就很不顯眼.”
“還有就是,早上太陽昇起的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不僅是太陽,還有遠處的山、樹、房屋.”
“可是中午抬頭看,只能看到巨大的天空.”
“這就是我們眼睛帶來的錯覺,將一個東西放在小的東西旁邊,會顯得很大,可是若是將一個東西放在一個大的東西旁邊,就會顯得非常小.”
朱佶十分輕鬆的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你說的很有道理.”
朱祁鎮思考了一下,點了點頭。
其他眾人聽到他這番話,也是若有所思。
“不說這些了,還是說我研究出來的拼音字母吧.”
“諸位大人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應該知道這字雖然有千千萬,可讀音並不是很多.”
“因此我總結了一下,一共設計出了23個聲母、40個韻母,一共六十三個字母.”
“這極大的減少了孩童的負擔,還有就是反切法是給識字的人看的.”
“比如,這個字,大明的明,按照我的拼音,寫作ng.”
“讀作莫-應,明!上面這個是聲調,我稱之為三聲.”
“同樣的寧字,後面的韻母不變依舊是ing,前面的聲母變成n.”
“按照拼音讀法,便是ning!”
“這樣的聲母可以用在你、您、嫩,弄,暖,等字上面.”
“按照這種方式,聲母有:bpdtnlgkhjqxzhchshrzcsy一共二十三個.”
“這種字元看起來簡單,也適合孩童辨認,這當然不是我的發明,而是借用的泰西文字.”
“學生認識這些聲音,再認識40個韻母,那麼所有的文字,都可以用拼音之法,標出讀音.”
朱佶一招手,兩個小太監抬著一塊小黑板上來,朱佶在上面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