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辦法就是限制宗室繁衍,給每個等級的宗室限定妻妾人數。

比如親王最多隻能有妻妾三個或者四個.”

“妻妾少了,他們生育子孫後代自然也少了.”

見朱祁鎮點了點頭,朱佶又說道:“第四個辦法就是限定供養數額,比如周王一脈,每年俸祿三十萬石,不管子孫後代如何增加都是這個數字.”

“不過這個辦法就像臣之前說的,皇子們數量多了,總體支出還是在增加.”

“還有就是限定襲爵人數,不過這有悖綱常倫理,不是個好主意.”

“最後一個就是,將藩王遷徙到海外新發現的地方,任由他們繁衍生息.”

“如此也可以解決移民不足的問題,只是臣怕此事宗室會不同意,當然此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很多藩王在地方作威作福,御下不嚴經常弄得民怨很大,朝廷便可以將這樣的藩王遷居海外.”

“最好的辦法,便是臣說的這些方法整合到一起,重新制定宗室政策.”

“若是藩王們不同意,就將他們遷居海外,不願意遷居海外的就按照這個方法辦理.”

朱佶最後總結道。

“你這哪裡是幾個辦法,分明就是幾個政策分開來說。

不過你說的這些確實都很實用,組合起來的確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朕在想,按照你所說,我大明可以成為日不落帝國,疆域遍佈世界,那樣不就可以恩養這些宗室了麼,朝廷收入的多了,這些支出也不算什麼吧.”

聽了朱佶最後的法子,朱祁鎮笑了笑,然後以剛才朱佶描繪的美好藍圖,反將朱佶的軍。

“的確可以如此,可是大明即便是成了日不落帝國,大明帝國的根本還是在中原.”

“那樣大的一個帝國,需要一支強大的軍隊,尤其是水師。

否則時間一長,久居海外之人,難免有異心.”

“也難保其他國家不會覬覦大明富足,與我大明為敵。

因此中原之地越穩越好,海外之地應該為我大明服務.”

“強幹弱枝,只是穩定的根本.”

朱佶緩緩開口說道。

“強幹弱枝,你說的沒錯,的確是應該強幹弱枝啊。

對了,這些日子鎮遠侯一直讓你去神機營,今天你就去看看吧.”

朱祁鎮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即便對朱佶說道。

“臣遵旨!”

朱佶不知道朱祁鎮為何突然讓他去神機營,不過既然皇帝有旨,他自然要照辦。

看著朱祁鎮離開的背影,朱祁鎮突然笑了。

“這個朱佶,到底還是赤子之心,這番話以前也就太皇太后跟朕說過,他倒也不知道避嫌.”

小聲嘀咕了一句,朱祁鎮不由的想起了太皇太后,也就是朱高熾的皇后張氏。

可以說朱祁鎮就是她手把手教著如何做皇帝,孫太后對朱祁鎮十分寵愛,可是政治上遠遠趕不上張氏。

她最厲害的就是宮鬥,之前朱佶跟朱祁鎮拿爵位打賭,孫太后前來準備調停,也是她明白如何宮鬥,避免此事擴大。

若是張氏在,就算朱佶贏了,只怕她也會警告朱勇父子一番,然後再給予一些恩賞。

不過當看到劉僧帶來的訊息,朱祁鎮可就高興不起來了。

根據宗人府的回報,現在大明有親王二十餘位,郡王百餘人,其餘宗室近千人。

新慶成王今年不過五十多歲,已經生下了十個兒子,另外還有十幾個女兒。

照這樣下去,哪裡用兩百年,只怕再過一百年大明宗室只怕是要過百萬了。

可宗室不好改啊,海禁還有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