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朱勇就派人叫朱佶上朝。

大夥一路上說說笑笑,倒也是十分有趣。

這次與上次大請不同,能上朝的都是四品以上官員。

上朝的地方也不是露天,而是到了奉天門上。

大家不要覺得奉天門小,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室內面積上千平方米。

朱佶身為冠軍伯站在勳貴行列的最後面,離他身後不遠就是一班武將。

“麓川已安,瓦剌被創,如今內憂外患皆無。

朕欲重啟下西洋之事,不知諸位臣工以為如何?”

與往日不同,今天上朝一開始,朱祁鎮便開口確定了要商議的事情。

“陛下,下西洋雖然能填充國庫,可是耗資頗多。

自太宗皇帝開始,七下西洋,大量引進香料,如今香料價格從國朝初期六貫一斤,變成了一貫三斤.”

“若是再大量引進香料,價格必然會更低,得不償失。

除此之外,前番下西洋朝廷採購的瓷器、絲綢,都是採辦而來。

價格遠低於正常售價,百姓也早有怨言.”

“與民爭利之舉不可再行,臣請陛下三思!”

曹鼐身為內閣首輔,一聽要再下西洋,連忙跪倒在地,訴說下西洋的弊端。

“臣等請陛下三思!”

不僅曹鼐不同意,文武大臣,甚至勳貴們也不同意。

大明俸祿本來就低,朝廷以香料支付工資,一開始大家是賺錢的,可是隨著香料價格越來越低,朝廷定價一貫一斤,發到手的錢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

明朝貪汙腐敗橫行,也不能說跟此事沒有關係。

一般都是可持續發展,大明朝就是竭澤而漁,一開始使用寶鈔,朱元璋、朱棣,看到寶鈔可以賺錢,大肆濫發寶鈔。

支付官員工資用寶鈔,收稅卻只收少量的寶鈔,很快寶鈔就玩不下去,之後朝廷只能下令廢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