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重在二房坐了坐就走了,但只這頃刻的功夫,沈宓也已經從他口中得知了事情前因後果,雖然對整件事他已經猜測到了十之八九,但是聽到他親口承認又是另一回事。

吳重走後他還在前廳坐了半晌才回房。

而回房那一路上,那臉色竟如潑了墨似的黑得發亮。

至於安寧侯讓吳重帶來的那三萬兩銀票,他拿在手裡反覆看了幾眼,遂添了兩千兩進去,讓吳重又送回了安寧侯府。

吳重出門福娘就把話傳到沈雁這裡來。

沈雁聽後不由笑了。

她知道沈宓無意於與安寧侯府結仇,但也沒有那麼容易被擺平。

三萬兩銀子就想換得他站在鄭王那邊,是不是太瞧不起他了?沈宓雖然端正的時候居多,但偶然促狹一把也真真讓人無可奈何。

安寧侯給了三萬兩,以為補足了二房的損失,沈宓再補兩千兩進去,這是在告訴人家堂堂大國舅出手還不夠大方,還是在暗示他沈二爺比他安寧侯有錢得多?無論如何這次是吳重不對,安寧侯治下不嚴,怎麼著都能撈個處分。

何況眼下皇后又正風頭不利。

沈宓不把他們參到御前就很對起他們了,就是被他打了臉安寧侯又哪有再記恨沈宓的理兒?由此可見,沈宓根本就不是個肯吃虧的主兒。

沈雁很樂見如此。

讓他生氣不是她的本意,她的本意是要擦亮他的雙眼,讓他看看他這個從小生活長大的家內裡究竟是什麼樣子。

他雖不迂腐但甚重孝悌,家裡這些矛盾雖然略有聽聞但從來也不曾放在心上,以至於前世才會被矇在鼓裡,趁早讓他知道這些,對他和二房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不是因為從吳重口中得知了這全是劉氏設下的局,他又如何會對安寧侯有這樣的態度?天底下骨肉相殘的例子多了去了,從前世裡沈宦對於父兄一直不曾怎麼提攜他,他也毫無怨言就可以推測出來,他必然也是知道劉氏所做的那些惡行的,沈宦假若心裡也有沈宓這個哥哥,那麼前世為什麼一直也未曾對劉氏改變態度?可見在沈府裡,不是所有人都有沈宓這樣一副仁愛心腸。

“二爺現如今怎麼樣呢?”

她問道。

“方才在墨菊軒裡清理什麼東西,看模樣是要尋到太太跟前去!”

福娘說。

“嗯.”

沈雁點點頭,沉吟片刻,說道:“不能讓他去,你去傳個話給黃嬤嬤,讓她想辦法留住他.”

她這裡發了話,黃嬤嬤哪有不依的,轉頭福娘就回話說沈宓被華氏留在正房了。

晚飯前正在整理書架,碧琴便進來把沈夫人派了人去查吳重跟龐氏的訊息告訴了她。

然後又笑道:“圓通寺那邊的小沙彌也傳了話進寺,三爺已經決定晚飯後回來.”

沈雁手拿著幾本字帖翻看著,見到福娘進來,順手揀出兩本來讓她堆到一邊。

然後跟碧琴道:“太太那邊呢?”

碧琴道:“太太那邊說是傍晚會有確切訊息,這次三奶奶肯定是跑不了了!”

她咬牙切齒的說道。

她祖上就是華家的家生奴才,幾輩的人都把華家人當成畢生主子,劉氏竟敢朝他們姑奶奶下手,謀她的錢財,這口氣她焉能咽得下去!沈雁點點頭,“有訊息了就告訴我!”

前世華氏的死因且不理會它,事情發展到這步,她是必須要對這件事做個了結了!雖說沈宓的名聲半點沒損,華氏的銀子也一分未丟。

可難道因為沒有造成損失就可以放任這種惡行嗎?就因為賊沒有偷到東西便不是賊了嗎?謀朝篡位的竊國賊沒有奪位成功,便不算謀逆了嗎?幸虧是她沒得手,若是得了手,她又哪還有機會讓她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