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變化 (第2/3頁)
後福小說全文閱讀無彈窗 青銅穗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要殺華氏?華氏到底礙著她和沈傢什麼了?就算她沒生兒子,那她大可以給沈宓納妾或者設通房,可她採取的是這麼決絕的手段,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不過現在劉氏已死,她也已經開不了口,答案應該是問不出來了。
劉氏終歸死的還是時候,趕在被休之前落了氣,帶著沈三奶奶的身份落葬,終究風光過下堂婦。
而沈府為了掩下了這醜事,也為了不讓外人詬病,是以雖然不入祖墳,但依祖制,府裡卻仍得為她守上半年喪,沈宦是一年,沈莘是三年。
對於劉氏的死,葛舟並沒有告訴沈雁沈宓對沈夫人的那般質問,但是這件事情她從頭到尾都瞭如指掌,劉氏死的那麼及時和突然,全在她意料之中。
劉氏按理是絕不能再留在府裡,可若休了她,外人不免會對她的被休而產生諸多猜測,沈家若將真相披露出去,那麼沈家臉面會丟得一乾二淨,若是不說,沈家也會落得個背信棄義的名聲,畢竟劉父在世子與百姓心中還是有著特別的地位,無論怎麼做,對沈家都沒有好處。
再加上她跟沈夫人還有那樁秘密未說,若出了沈家,沈夫人如何還能堵得了她的嘴?所以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把她的命留在府裡。
如此即使讓她佔了沈三奶奶的位子,也總算杜絕了攸攸之口。
外人只知道沈三奶奶得暴病亡了,對於為何簡葬在墳園外的西山,沈家自會聯絡勘輿先生另有一番說辭。
正是因為知道沈夫人不會留她,沈雁才沒有出面來逼迫沈夫人對劉氏作出處置,事情到這步她已算辦圓滿了,若再步步緊逼,無非也就是替二房拉仇恨而已,——就算劉氏在沈家落得悽慘收場,不是還有個沈莘在嗎?沈莘已經八歲了,興許很多事情他還不懂,但很多事情也已經懂得了。
沈雁不想把他逼成第二個沈瓔,但是很顯然,不是每個人都是她這樣的想法,這些日子在對待劉氏的事情上,四房的態度最為強硬,沈宣將伍氏的死的怒恨又轉移到了劉氏頭上,不但喪事他不插手,還勸說沈宦將劉氏的靈位寄放在鐵陀寺,不讓她進沈家祠堂。
那幾日沈莘一見到沈宣眼裡便透出懾人的寒意來,沈宣看不見,但這都落在沈雁眼裡。
不過沈宣向來是擅於給自己拉仇恨的人,幾次因為伍氏母女的挑撥而疑心二房,也著實是缺些教訓,沈雁可從沒想過要去點破他。
何況,他這樣的人就是點破他了,他會聽嗎?四房這趟渾水她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趟。
劉氏出殯那日沈宓被皇帝召去了宮中講學,華氏是斷不會去的。
沈雁想來想去,還是代表二房去了趟鐵陀寺。
不過她可不是出於同情去的,她是為著弔唁這世裡頭一個被她成功弄倒了的對手而去,這麼充滿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她真不忍心缺席。
過程中無甚好說。
除了沈莘在這幾日裡變得消沉,沈宦已經緩了過來。
雖然說八年夫妻情深,但相較於欺騙帶來的傷害,顯然也不值一提。
再加上沈夫人又得了暴病,自然再也沒有理由為著個不守婦道的亡妻牽腸掛肚。
此外四房裡人沒有一個到場,長房裡也只來了沈弋姐弟,沈宦在寺門口見到相偕而來的沈雁他們仨兒,默默地嘆了口氣,便就讓人領了他們進內。
沈雁進門時沈莘一身縞素在靈案下守靈,聽到通報聲他抬頭往她看了眼,緊咬了咬牙關又垂下頭去。
沈雁穩步走到案前拈了三柱香燃起插好,然後眼觀鼻鼻觀心站在那裡默唸了會兒,合十作了個揖。
沈莘退得遠遠的,衝她拜了拜。
這是拜外客的禮儀。
外客就外客,沈雁也無所謂,她將來得嫁人,遲早是沈家的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