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群賢’畢至,‘賊人’夜襲
臘月初一。
時值隆冬,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光景。
當日申時,懷遠縣盧家崗盧遠舉家中賓朋滿座、‘群賢’畢至。
在坐的俱是本縣有頭有臉的地主大紳,上首並排坐了兩人,一人是知縣曹鳳來、一人是此地東道盧遠舉盧員外。
下首,一名叫做杜益戎錦袍中年男子環視四周,侃侃而談道:“數日前盧員外莊上百姓與路安縣公人衝突,為的是全縣、乃至全府士紳,杜某不才,願與盧員外共進退!”
當即有名叫韓駿計程車紳附和道:“是極!耕田納佃天經地義,早四冬六納租是為定例!他蔡州人在咱隔壁路安縣只收佃戶一二成田租,時日久了,誰還肯為咱們懷遠士紳種田?”
韓駿一下說出了眾人聚在此處的關鍵問題,但上首的盧遠舉卻微微露出一絲不悅,道:“盧某並非是計較那三兩成的田租。
只是蔡州人如此做事,是要斷咱們天下讀書人的後路!此事,盧某為的是公、為的是理,而非為私、為利!”
杜益戎瞪了戳穿大家心思的韓駿一眼,連忙替盧遠舉圓話道:“盧公所言極是!此事損的是天下士紳,在坐諸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咱們需力往一處使”
聽了杜益戎的話,盧遠舉面色稍霽,捋須看向了身旁的知縣曹鳳來,“曹知縣,此事也少不了大人與路安縣周旋啊.”
明明是一縣父母,曹鳳來卻比盧遠舉還客氣,連忙拱手回道:“好教盧公知曉,路安縣前來交涉時,我已向那徐縣尉說明,上月二十一日盧公家人將界碑西移五里所涵良田,本就屬咱懷遠縣之所以如此,全因數月前作亂賊人私自移了界碑,如今,不過是將界碑放回了應有之處”
“噗嗤~”
下方不知是誰偷偷笑出了聲。
淮北之亂中,壽州府、路安縣府衙中記錄了田地、人口的籍冊早已焚燬、遺失,路安縣便是不服,也拿不出官方憑證來和懷遠縣扯皮。
其實,坐擁千頃良田的盧遠舉,還真未必能看的上侵佔的這點路安縣田地。
他這麼做,不過是為了破壞蔡州的東遷農戶計劃。
路安、懷遠兩縣雞犬相聞,前者經過大亂後,人口十不存一,正在大力招募農人。
若放任坐視不管,往後懷遠這邊的佃戶怕是都會跑去臨縣。
所以,路安縣東遷戶墾出多少良田,他就佔多少,讓農戶們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這般農戶還不肯回蔡州,接下來他還有別的手段,總之要讓這些人不得安生。
鬧了這一回之後,盧遠舉等人便是在等,等路安知縣唐敬安親自過來和他們談,盧遠舉只有一個條件.逼唐敬安提高田租,和懷遠縣一樣。
倒是懷遠知縣曹鳳來身為官員,對淮北局勢瞭解的更為詳細一些,稍稍提了個醒,“盧員外,據聞路安知縣唐敬安出自蔡州留守司都統制陳初門下,如今蔡、潁、壽盡在他掌控之中,還是不要鬧的太過為好”
盧遠舉眉頭一皺,尚未開口,下方那杜益戎卻搶先道:“他一個蔡州都統制,還能管到咱宿州來?難不成他還敢提兵來犯?”
這話有些道理,蔡州距離懷遠縣七百餘里。
若陳初僅僅因為幾名路安縣公人被打,便發兵前來,未免太過跋扈、也不符合情理。
再者,在坐之人都是家中至少有數千畝良田的大戶,和府縣兩級官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陳初若名不正言不順,宿州上下自然也要和他鬥一鬥。
除此外,士紳最大的底氣來源是縣內各家組織起的兩千餘民壯!
自五月賊人在壽州作亂後,唯恐被殃及池魚的懷遠縣各家都組織起了大量護莊莊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