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其他的耶路撒冷王國封臣一般,伴隨著一個家族世系的斷絕,王國以王權的名義,收回了封土。

因為的黎波里地區同耶路撒冷王國之間的緊密聯絡,這並非什麼不可接受的事實。

確切來說,對於的黎波里的諸侯們而言,直接服從耶路撒冷之王與間接服從耶路撒冷之王,並無太大差異。

蓋里斯替雷蒙德主持了一次臨終聖事,帶去了麵餅與聖油,許諾了聖墓教堂地下的墓室。

雷蒙德便回饋了一份遺囑,在那份該有的黎波里伯爵印璽的遺囑上,雷蒙德肯定了耶路撒冷王國王權對的黎波里伯爵領地的主張。

換而言之,一次聯合統治即將開始。

而就如《歐陸風雲4》裡一樣,為了制止宿敵聯統,安條克公國,也率領著大軍南下。

如今,在蓋里斯的身前,是五千烏合之眾,旗幟雜亂、人聲鼎沸,胡亂扎著軍營,宛若郊遊。

在蓋里斯的身後,則是五十士兵,雖然人少,但井然有序,令行禁止,散著一股法度森嚴的氣質。

而“口吃者”博希蒙德,似乎對雙方軍陣的素質差距,並不在乎,並且貌似認定了自己這邊是優勢的一方。

一開始的時候,蓋里斯邀請安條克親王來城堡一敘。

但被博希蒙德三世拒絕了,之後博希蒙德反手邀請蓋里斯前往他的軍營進行談判。

對於這個提議,蓋里斯眉頭一皺,但還是欣然同意了,並只帶了五十人充當自己的儀仗。

人太多的話,他怕自己保護不過來。。

不過,當這麼一行人,快要抵達安條克一方軍營的時候。

安條克一方,又派出信使要求這50人不能全部進去,只讓蓋里斯帶著至多4名隨從赴會。

這一下可大大惹惱了,亞歷山德羅斯與喬斯他們。

無論是帕拉丁群體,又或者喬斯他們這些軍官,都感覺蓋里斯這是在被受辱。

“無妨、無妨,我一個人進去就行。”

受辱、不受辱的,蓋里斯其實不介意,倒不如說如果安條克親王有歪心思的話,那是在自取其辱才對。

在這個關頭,普利萬又主動站出來。

“大人,還請讓我與你一同入營。”

“我是博特倫的領主,替您做個見證,也方便替您說一些,不適合由您親自說出口的話。”

蓋里斯看了一眼普利萬,然後點了點頭。

蓋里斯與博希蒙德的會面,始於身旁隨從對各自名號的宣稱。

當普利萬報出那一長串的宣稱後,博希蒙德的腦子就有些嗡嗡的。

什麼耶路撒冷的聖者、的黎波里的領主、第二王國的全權代表、塞普勒斯的元首……

就差直接說蓋里斯是耶和華的孩子,耶穌的弟弟,來耶路撒冷是來爭家產的了。

但就這一長串的名頭,也算是唬住了博希蒙德。

畢竟,蓋里斯的手中,至今還握著塞普勒斯大主教的皇權之杖,耶路撒冷王國的王權璽戒,以及的黎波里伯爵的冠冕。

這些東西、這些飾品,可不是尋常人能夠穿戴。

三者合一的話,是實實在在的告訴安條克親王博西蒙德,他的面前站著一位與自己對等的存在,並且對方還有勇氣單刀赴會、毫無懼色。

在二者落座後,就是一段長久的對視,雙方各自不言語。

在蓋里斯的眼中,博希蒙德有著一頭棕發與黑色的瞳孔,他有著典型的諾曼人的相貌,其祖先來自南義大利的西西里王國。

曾經,祖先是維京人的諾曼人,他們的統治,早已經由諾曼底、綿延至英格蘭、義大利、安條克……

完成了從匪徒到另外一種“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