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里斯頭也不回的離場了。

議會廳裡的眾人,譁然一片,他們這才反應過來,這次會議的召集人並非教會,而是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的使者。

然後這次會議的目的在於,向城中的這些顯貴們通報天花的疫情。

坐在寶座上的奧利維耶大主教,有些不明所以。

似乎、可能,真有瘟疫要來?

而且還是天花……

天花的傳染性,是非常高的,而其死亡率也同樣駭人,通常估計在 20%到50%之間。

可以說,會議廳中的這些人,如果全部感染天花的話,待來年這個時候,或許只有一半的人還活著。

死亡的陰影已經來了,那些使者們正抽著籤,好確定誰要死、誰能活。

顯貴們將目光投向了寶座上的奧利維耶大主教,向他流露出期盼的目光,渴慕著這位大主教,能夠向他們展露出通往救贖的路。

但他又能如何呢?奧利維耶大主教所能依靠的,便只有自己祝聖的聖水、自己的祈禱以及教堂中的聖遺物。

……

外約旦的郡縣制,正在以提爾為中心,向外推廣著。

耶路撒冷王國同傳統的西歐封建王國還是有不少區別的,由於聖地地區貴族群體那嚇人的人均壽命,以及高到離譜的絕嗣機率。

甚至用不著耶路撒冷國王去主動削藩,大多數分封出去的封地,往往就能在兩三代人之內,把他們的領主家族給熬到絕嗣。

然後又因為絕嗣、無人繼承,那些土地便自動回到了國王手中。

長久如此之後,耶路撒冷王國,王室直屬的領地,甚至能達到全國上下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面積。

相當多的貴族封臣,其實都並沒有直接領受大面積的土地,而只是享有一個或者幾個莊園作為自己的采邑。

而這種小貴族采邑,對自己土地上莊園的統治力度,其實也相當有限,談不上什麼長久的統治,也不存在說什麼領民對領主的擁戴。

由此,耶路撒冷王國的集權程度其實不低。

提爾城周邊的領地,就是耶路撒冷王國的王室直屬領地。

在得到了西比拉的支援下後,伊莎貝拉就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

利用當下這個王國殘破,貴族群體力量出奇弱小的階段,來進行不破不立。

首先在中央層次設立起分上下兩院的君臨議會,該議會具備了原本貴族議會的相當部分職能。

其是王國的最高立法機構,並主導徵稅和服兵役的義務,有權對王國政治提出諮詢。

原先的提爾領地被轉變成了提爾郡,北邊殘留的貝魯特領也被轉變成貝魯特郡。

這兩個郡,又劃分出一個個選區,以其人口數量確定議員名額,就目前來說大約平均每兩三千人,就能得到一個席位。

有關議員的誕生方式,或者說選舉過程,則就是另外一番扯皮的過程。

對於貴族群體而言,他們中大多數,是天然反對下議院進行廣泛選舉的。

而富商群體,由於目前貴族階層的力量衰落,則也開始誕生野心,試圖干涉王國政局。

伊莎貝拉的下議院,則剛好符合他們的需求。

只是即便是富商群體,對於議員選舉這件事,也同樣有著疑慮。

因為伊莎貝拉的初步想法在於,選舉權不會侷限於天主教徒手中,還將向外擴散到東正教徒以及穆斯林群體。

只不過,這種擴散並非毫無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