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古良辰剛剛寫的詩是什麼?”
65歲的張陽平竟然也變得急切地問道。
“張爺爺,我這就給你看。”
柳玉林連忙說道,同時手指輕點。
四面大螢幕上的其中一個螢幕裡,顯示著古良辰的身影。
只見他剛剛放下電子筆,顯然是剛剛寫完了一首。
“清水池邊明月,綠柳堤畔桃花。
別是一般清味,凌空幾片飛霞。”
這首詩是《秦時明月》裡的詩句。
“還有一首。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這首詩是《唐詩的故事》第二章賀知章的詩句。
“我在年少時離開了家鄉,長大後一直到老了時才回來。
我的鄉音還是沒有任何改變,但是鬢角的頭髮卻已經所剩無幾了。
小孩子們看見我,卻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離開家鄉已經很久了,回到家鄉後才感覺到家鄉的世事變遷。
只有門前鏡湖的碧水,在春風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漣漪,還和五十年以前一樣。”
這次講解的人換成了慕容文翰。
能說出五十年以前,說明慕容文翰將《唐詩的故事》第二章認真地看完了。
“多謝慕容二先生的講解。”
張陽平聽著慕容文翰的講解,就知道慕容文翰對這首詩非常瞭解。
“這個古良辰不錯,竟然能記得林卓這麼多的詩,我都記不住這麼多。”
慕容清風也附和道。
“三位,這首詩和中秋、月亮有什麼關係?”
朱成和再次聽到‘林卓’二字,想到自己的兒子因為‘林卓’失去了作家協會作家的身份,直接就懟道。
“雖然這首詩水平相當高,但是詩中的‘月’卻不是月亮,整首詩都和中秋無關,所以這首詩確實不算。
題目是中秋和月亮,古良辰這首詩是牛頭不對馬嘴嗎?”
胡先田站起,掃視一圈後開口譏諷道。
“我也認為這首詩不作數,不過這首詩寫得卻是好,我很喜歡。”
一直沒有開口的包明傑說道。
“我也同意包小先生的觀點。”
柳青玄也跟著附和道。
他嘴裡的包小先生就是包明傑,因為還有一位包老先生,他就是文學泰斗包少卿。
“各位評委,不如我們看看其他人的詩吧,一直看古良辰的詩不太好!”
柳玉林一直想找機會說這句話,終於抓住了機會。
“玉林,首先這是‘卓爾不群’先生的詩,第二,這些詩雖然和中秋、月亮不太契合,但是詩的質量還是屬於上乘的。
你應該做的是虛心學習,而不是嗤之以鼻。”
柳青玄毫不留情地開始教育起了柳玉林。
“是的,爺爺!”
柳玉林只能低頭。
“柳老哥,玉林說的也沒錯,我們也該看看其他俊才的詩作了。”
慕容清風反倒做起了和事佬。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不想讓古良辰繼續寫林卓以前的詩。
林卓以前的詩雖然也有很多佳作,但是和中秋、月亮有關的詩句卻是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