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幾個麵包。

“主人明天有喜事,還有三個小時才完工,不能停。”

黎師傅沒有接面包,其實他餓了好幾頓。

說不餓,不累,都不真實。

“你找我有事嗎?” 黎師傅似乎反應過來。

手上的活兒沒有停,手中的刷子還在牆面上粉刷,認真又仔細。

汪真很少見到這麼用心對待自己工作的人,真是廢寢忘食了。

沒有絲毫的抱怨,更沒有對社會不公的怨恨。

只有自己默默無聞的努力與奮鬥。

這就不是年輕人該學習的榜樣嗎?

他還沒有回覆黎師傅,但是內心裡。

已經將對方視為自己的團隊人員了。

“我想邀請你和我一起做有機種植。” 汪真很快直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有機種植我之前做過,不過就是田間地頭打工的,要是經驗有一點,但不能幫你的大忙。”

黎師傅的話帶給汪真巨大的動力。

黎師傅原來不是一個門外漢?

這可是天大的好訊息呀!

汪真喜出望外:“黎師傅,你做完今天,從明天開始就和我一起幹,工資好商量,不會虧待你。”

“忙完這裡,我明天去找你吧!到時候再說。” 黎師傅回答的乾脆。

手中的活兒馬上幹完了。

接下來沒有新的事情要做,這剛剛好是一個機會。

黎師傅就這麼應聲答應下來,也是碰巧。

汪真和黎師傅口頭商量好後,就驅車去了尼縣,落實種子和裝置。

200畝田。

汪真和李一健,鎮上領導協商的結果:

種植四種常吃的蔬菜,150畝,銷售渠道是全東平市,僅佔市場的10%

另外50畝用來開發雜交新品種。

選種子很重要,拒絕轉基因。

東平市落實到位,沒有引進任何轉基因的種子。

為了以防萬一,汪真特意在網際網路上仔細研究過這方面的資料。

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種子不是轉基因的,又具有優良培植的品種,成了他的首選。

在種子公司買好種子。

又去考察了機器裝置,還有李一健交代的一些農耕工具。

汪真還在學習的路上,對於需要什麼設施沒有完全清楚的規劃。

不過看過不熟悉的都一一拍下了照片。

回去要和李一健協商。

看完了整個農機市場後,汪真兜了一個圈。

小毛驢竟然開到了尼縣人民醫院門口。

他無意間停下車,朝醫院內張望。

沒有任何目的,就像是一種單純的習慣。

抽完一支菸後,朝空氣吐出了最後一口結實的菸圈。

就要回去小茅村交代任務了。

這一天沒有幹出太多事情,但生活好歹也走上正軌了。

剛拉開駕駛室的門。

就聽見一聲喊:“汪真,你怎麼在這裡?”

聲音是那麼的熟悉,那麼親切。

汪真扔掉菸頭,一抬頭就看見了賈丹站在自己的前面,手上提著一個保溫桶。

“賈丹?你怎麼在這裡?”

“我還問你呢?我在這裡上班,為什麼不可以在這裡?”

汪真一陣憨笑,才反應過來。

是自己走進了人家的地盤。

反而懷疑別人走進了自己的地盤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