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費觀的遐想(回主線~)

隨著曹操從陳倉道、褒斜道撤軍,漢中正面戰場的戰事正式宣告結束,聯軍大將張衛、楊柏二人戰死,軍士傷亡超三萬人,可謂損失慘重。

曹軍雖處於進攻方,但憑著兵員素質、優良的武備等,攏共傷亡也不過四萬人,再加上聯軍陣亡兩員大將,而曹軍陣亡者皆為兵卒或基層將校,僅在人員傷亡上聯軍是吃了個悶虧。

儘管傷亡慘重,但最後的結果對聯軍來說是好的,不僅擋住十餘萬曹軍的攻伐,打擊了曹軍囂張的氣焰,還取得了涼州武都、隴西二郡,獲得了非常優質的戰馬來源。

此消彼長之下,蜀漢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見正面戰場已無戰事,魏延立即寫信給劉備,讓他無需支援陽平關,領兵在南鄭停留些時日,和張魯多聯絡聯絡感情。

在魏延的設想中,張魯可是復興漢室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君臣間維持良好的關係十分重要。

而後魏延以霍峻為主將,傅肜為副將,加上戰將楊任、馬岱等四人領兵馬兩萬繼續駐守要塞,而他則回到陽平關處理政務。

隨著漢中之戰、合肥之戰相繼結束,至少在未來三年內,三家將無力再掀起大戰,將進入一段平靜的發展期。

同時,魏延也不得不考慮,該如何處理蜀漢內部的問題,而這方面恰恰是他不善長的,要知道政治鬥爭的危險程度,可比戰場上來得更加兇險,更加的防不勝防,古今往來多少名臣大將的都倒在上面。

所以,魏延愁啊!!

但魏延又不能置之不理,之前有外敵曹軍的威脅,大家為了共同的利益還能團結在一起,如今將曹操擊退,不同的政治團體,也開始為各自的政治訴求而產生分歧,若不從中周旋任其肆意發展,最後的惡果還是得他來承受。

最後,魏延越想腦殼越疼乾脆不管了,他又不是劉備操這個心幹嘛,他的家眷左右不過倆仨人,也沒那麼多利益訴求,這些都隨他去吧。

……

建安二十年(215),八月

陽平關

魏延看著江東傳來的戰報,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孫權到底是怎麼敗的,哪怕讓個稚子來結果也不會如此。

最後魏延搖了搖頭,將手中情報放下,無端猜測不過徒增煩惱罷了,倒不如等詳細戰報傳來,屆時一切疑惑自解。

“賓伯”

“末將在”

聽到魏延叫自己,在堂外等候多時的費觀走了進來,向魏延行了一禮,便站立在堂中等候差遣。

“賓伯,聽說你是江夏人?”

“是的,末將建安十年隨家兄一同入蜀。”

“那正好,前些日子孔明先生從荊州傳來信函,直言荊州目前無人可用,若長久下去,恐怕會出現亂子。

鑑於此,我打算讓蔣琬領兵回荊州,至於你則去一趟南中,協助南中總督馬良掃滅作亂的異族、宗族等勢力,加快開發南中,讓此地儘快為我等所用。”

費觀:???

費觀腦袋有點轉不過彎來,魏延剛才還問自己是不是江夏人,轉頭就讓別人去荊州,把自己扔去南中,害得他白白高興一場,富庶聞天下的荊州誰不想去啊。

若知道費觀的想法,魏延只能說一句抱歉,只要劉璋一天不死你一輩子也別想去荊州,沒辦法,誰叫伱不但是劉璋的妻弟,還是劉焉的女婿呢,身份如此敏感還是安心待在益州好些。

“諾”

雖然有些可惜,但費觀還是乾脆的答應到。

隨著漢中之戰結束,從209年劉備取得荊南四郡,到215年相繼取得益州、漢中等地,在內部積蓄的問題,已經進入暴發的邊緣。而暴發的焦點,則是荊州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