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變故
“兄長,你聽說了嗎,孫權十萬大軍在進攻合肥!”
“怎麼可能,休要胡說!”
“我騙你幹什麼,我叔父的友人在徵西將軍府任職,昨日前將軍大發雷霆,為此還斬殺過好幾個辦事不利的小校,此事鬧得將軍府人心惶惶的。”
“啊,那怎麼辦,我家眷還在豫州呢。”
“哎,兄長自求多福吧,我先回去了,最近儘量少出門,長安恐有大變啊。”
“多謝提醒,在下感激不盡,告辭。”
在酒肆門口,兩名士子面露憂色低聲的交談著,江東偷襲合肥讓長安城內暗流湧動,讓許多人生出別樣的心思。
……
孫權入侵合肥的訊息,讓王芝既驚喜又無奈,驚喜的是合肥被攻擊,曹操必定回師救援,而救援的最佳選擇無疑是曉騎軍,那下辯方向的龐統軍就能解放出來,為守衛上邽,守衛渭水水運曹軍必定會撤走部分正面兵馬,那漢中之戰必定迎來曙光。
憂的是,魏延佈置的任務恐怕要延遲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因為現在整個長安都戒嚴了,現在別說搶人了,在街上亂走都有可能被抓走下獄。
趁著這段時間,王芝和眾人一直在討論一個問題,該如何將蔡琰從長安城中帶出來,又該如何安全的將她送到漢中去。
前者還好說,在長安偵查的這段時間裡,他們發現有一些商隊守卒並不會盤查,後來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中山甄家的商隊。
甄家可一點都不簡單,先是袁紹沒遭清算不說,後甄氏女又嫁於曹丕受盡恩寵,因此家族的生意是越做越大,不僅在中原各州郡,連荊州、益州、揚州都有他們家族的商隊在活躍。
自然而然的,這些守卒也就沒排查商隊,畢竟嚴格說起來甄家商隊可是公子曹丕的人,他們討好還來不及怎敢輕易得罪。
王芝已經想好了,先委屈蔡琰一下,將其藏匿於木箱之中,而後透過事先買通的商隊管事將木箱帶出長安,這樣就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人帶走,等官府察覺時他們早就逃之夭夭了。
只是將蔡琰帶出長安簡單,但怎樣將她帶回漢中才是擺在他們面前最大的難題,畢竟蔡琰一個弱女子,身子骨又孱弱,走崎嶇不平的子午道怕是凶多吉少。
更何況子午道上多曹軍,若蔡琰不配合,他們根本無法行事,所以必須得找一個萬全之策,讓蔡琰心甘情願的跟他們走。
所以,難辦啊!!。
為什麼魏延這麼執著要現在將蔡琰帶回荊州,而不是待漢中之戰結束後去邀請,更甚至向曹操討要呢?。
原因無他,蔡琰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
蔡琰從小隨父蔡邕四處奔波,從北方的朔方,到南方吳會橫跨大漢不知幾千裡,舟途勞頓加上南北迥異的氣候,或許病根在那時就已埋下。
在蔡琰及笄以後,先嫁於衛仲道,後被匈奴擄掠,再到曹操贖回嫁給董祀,一生之坎坷讓人聞之不由潸然淚下。
種種外部原因之下,再加上蔡琰心中有鬱結未消,才四十多歲就撒手人寰,悄然無聲的泯滅在歷史長河中讓人扼腕不已。
很不巧蔡琰今年就滿四十歲,若不抓緊時間將蔡琰接到南方來調養身體,恐怕依舊會如同歷史上那般,早早的香消玉殞。
而這是魏延所不能允許的,這可是大漢的移動藏書閣,未來的東關、蘭臺監事,未來印務總署的女博士,可不能有任何意外。
……
七月中
王芝在苦思逃離之策時,也在關注曹軍的動向。
也正因如此,一直有個問題縈繞在他心頭,就是曹軍的騎兵集團為什麼還沒抵達長安,按理說他們早該在三天前抵達長安,而後在此進行簡